天下网吧 >> 网吧系统 >> 系统动态 >> 正文

起源中国的围棋为何在英语读“Go”?

2016-3-9不详佚名

▲《坐隐谈丛》

此消彼长之下,日本的围棋水平终于超越了围棋的母国。明治四十三年(1910年),围棋史书《坐隐谈丛》中曾记载:“从中国输入的文物中,影响至深者当首推围棋。三百年前日本便远远凌驾于中国之上。所以围棋已成为本朝之国技,此乃汲取世界之长的颇为得意之作。”“三百年前”当然是妄自尊大之语,但当时中国围棋的衰落也是不争事实。就在前一年(1909年),日本棋手高部道平四段(1882~1951年)访华,这位要被本因坊秀哉让二子(表明实力悬殊)的日本二流棋手竟战胜了所有中国名手,并将对手纷纷降至让子,令人瞠目结舌。

4、机缘巧合的日本名称

起源中国的围棋为何在英语读“Go”?

▲翟理斯

正是在这种日本围棋一枝独秀的局面下,西方人又一次接触到了这种古老的东方游戏。1877年,一位日后成为著名汉学家的驻华英国外交官员翟理斯(Herbert Allan Giles),在其13页的长文《围棋,中国的战争游戏》中,向欧洲介绍了基本上完整的中国围棋规则,并将围棋按照汉语发音称为“Wei-Ch'i”。令人扼腕的是,这些关于中国围棋的引介,并未引起当时西方人的足够重视。

差不多同一时期,德国人奥斯卡·科歇施特(Oscar Korschelt)受聘担任日本铁路技术顾问,居留日本将近10年。一个偶然的机会,他接触到了围棋,并得以跟随当时日本(同时也是世界)最强棋手,方圆社社长村濑秀甫(八段,十八世本因坊)学习围棋。当科歇尔特认识到围棋的魅力足以挑战西方世界流行的国际象棋时,便决心向欧洲介绍围棋。

从1880年9月起,科歇尔特在德国的一份大型杂志“德国东亚研究协会”会刊“Mittheilungen Der Deutschen Gesellschaft fur Natur and VolkerkundeOstasiens”的第21-24卷上,开始连载系列围棋文章“Das Japanisch-Chinesische Spiele‘Go’”(《日本人和中国人的围棋游戏》)。1881年,该文的单行本“Das Japanisch - Chinesische Spiele‘Go’,Ein Konkurrent desSchach"(《日本人和中国人的围棋游戏:国际象棋的竞争对手》)在日本横滨印刷发行。这是历史上第一本用西方语言(德文)写成的完整的围棋书籍。科歇尔特在介绍围棋的文章里写道:“我深信,为了使围棋在欧洲得到重视,只需要做一件事,那就是编写一本阐明围棋战略的完整清晰的教程。我们的国际象棋界将认识到围棋技巧的独特和深度完全能与象棋媲美,围棋会很快和象棋一样得到人们的热爱。”

他的预言是准确的。1882年,莱比锡就已经出现了围棋群体。到了1902年2月,新西兰南部商业中心达尼丁的一份周报《奥塔哥见证报》(Otago Witness)第一次将科歇尔特发表在杂志上的围棋文章从德语翻译成了受众更为广泛的英语,围棋随之传入了整个西方世界。

令人遗憾的是,由于科歇尔特完全是在日本了解到了围棋,因此他对围棋的称呼顺势借用了日语说法。由于日语对围棋的称呼是“囲碁”或者“碁”(“碁”是“棋”的异体写法),读作“いご(igo)”及“ご(go)”。机缘巧合之下,“go”遂变成了西方语言对围棋的最常见的称呼,著名的《韦氏新大学词典(Webster’s Ninth New Collegiate Dictionary)》就对“Go”这个词作了如下解释:“go(JP)(1890):an oriental game played between 2 players who alternately placeblack and white stones on a board checkered by 19 vertical lines and 19horizontal lines in an attempt to enclose the larger areaon the board。”

参考文献:

(比利时)金尼阁:《利玛窦中国札记》,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惠弋:《中国围棋国际传播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3年

本文来源:不详 作者:佚名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声明
声明:本站所发表的文章、评论及图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文章侵犯了您的相关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支持!联系Email:support@txwb.com,系统开号,技术支持,服务联系QQ:1175525021本站所有有注明来源为天下网吧或天下网吧论坛的原创作品,各位转载时请注明来源链接!
天下网吧·网吧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