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网吧 >> 网吧系统 >> 系统动态 >> 正文

把金星改造成地球,总共分几步?

2016-4-7不详佚名
自转速度的方面入手,比如用天体去碰撞金星表面或用直径大于96.5千米的天体近距离飞掠。也有人提议用质量加速器或动态压缩装置(研究设想的利用磁场加速质量流的一种装置)产生加快金星自转所需的力,最终使其昼夜变换周期变得与地球相同。

还有一种可能的解决途径是移除金星的部分大气,这有很多方法都可以实现。例如,让天体撞击金星表面可以把一部分大气层吹散进外太空。其他的方法包括太空电梯和质量加速器(放置在云层上方的气球或平台上较为理想),可以逐渐收集大气层中的气体然后把它们赶入太空里去。

金星地球化难在哪

地球化改造需要大量的能量和资源,并且一支足够庞大的太空舰队是必须的,要依靠它们来运送原材料

尽管金星和地球相似度较高(即在体积,质量和成分上的相似),但也有很多会给改造和移民带来严峻挑战的差异存在。比方说,给金星大气降温降压需要大量的能量和资源。还需要花费高昂的代价去建造原本没有的基础设施。

例如,要把金星大气层温度降低到足以遏制失控温室效应的程度,我们需要非常非常多的金属和先进材料去建造一面足够大的轨道遮阳罩。这样的结构如果放置在拉格朗日点L1,直径需要是金星本身的四倍。而且还需要一支庞大的装配机器人队伍在外太空完成遮阳罩的组装。

而与之相比,增加金星的自转速度需要巨大的能量,更别提那么多需要从外太阳系-主要是柯伊伯带弄过来的撞击天体了。在所有这些设想中,一支足够庞大的太空舰队是必须的,我们要依靠它们来运送原材料,而且它们还需要先进的动力系统才能保证在可接受的时间内完成任务。

而现今还没有满足这项要求的动力系统,传统的推进方式——从离子发动机和化学推进剂都既无法提供足够快的速度也不够经济便宜。看了这个实例你就明白了, NASA的“新视野”号花了11年多的时间与柯伊伯带的冥王星相会,用的就是引力辅助的传统火箭推进器。

与此同时,在依靠离子推进完成的“黎明”号(Dawn)任务中,从地球到小行星带灶神星的旅程耗时将近4年。而要实现多次往返柯伊伯带拉回冰冻彗星和小行星的任务,不论用哪种推进方法都无法做到,况且制造出所需的大规模舰队对现在的我们来说还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

在云层上方架设反射镜的计划同样也面临着资源缺乏(或太难获取)的问题。不但需要大量的材料,我们还要确保在大气层转化后的很长时间内这些材料仍能维持在原有位置,因为金星表面目前是完全被云层覆盖的。考虑到金星的云层已经有很高的反射率了,所以我们采取的任何措施都必须使反射率得到大幅提升(显著超出现有的0.65),这样才会有效果。

那如果想要驱散金星的大气层呢,你会发现难度有过之无不及。1994年,詹姆斯·B·波拉克(James B. Pollack )和卡尔·萨根通过计算证明,用直径700千米的天体以高速撞击金星也只能清除不到千分之一的大气。更麻烦的是,随着金星密度的降低,每次碰撞清除的大气质量会递减,这意味着我们需要成千上万的巨型撞击物。

另外,绝大部分被驱散的大气层气体会进入金星附近的太阳轨道,而且如果没有进一步干涉的话,它们在金星引力的牵引下会再一次回到大气层的怀抱中。用太空电梯移除大气,也非常困难,因为金星的同步轨道距离行星表面实在太远了,用质量加速器把气体运送到这样的高度极其耗时而且代价高昂。

综上所述,改造金星的潜在收益是非常明确的。人类将得到第二个家园,我们将能够利用它的资源,而且我们还能学到应对地球灾难性变化的宝贵技术。然而,要想真正获取这些利益我们不得不面临一系列困难和挑战。

进行任何地球化改造任务之前,都要对很多障碍做足事先准备功课。这些困难中最突出的就是运输和后勤,包括调动大量工作机器人,以及为采集必须材料的飞船提供合适动力。除此之外,人类需要达成跨越多个世代的共识,确保不间断的财政资源支持以最终完成这项使命。即使在最理想的条件下,这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一言以蔽之,这是人类绝对无法在短期完成的工作。但展望一下未来,把金星从各个方面都变成我们的“姐妹星球”——包括海洋、可耕种的土地、野生生命和城市等,这应该是一个美妙而且可行的目标。唯一的问题是,我们还需要等待多久呢?

本文来源:不详 作者:佚名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声明
声明:本站所发表的文章、评论及图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文章侵犯了您的相关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支持!联系Email:support@txwb.com,系统开号,技术支持,服务联系QQ:1175525021本站所有有注明来源为天下网吧或天下网吧论坛的原创作品,各位转载时请注明来源链接!
天下网吧·网吧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