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网吧 >> 网吧天地 >> 网吧行业 >> 网络追踪 >> 正文

拼核根深蒂固,我们如何“治疗”八核病

2013-12-3不详佚名
:拼核根深蒂固,我们如何“治疗”八核病

“双核”、“四核”这样的概念曾经是无数PC厂家们争夺用户的杀手锏,而这么多年过去了,大部分朋友们电脑上的处理器顶多也就是四核了。相比之下,智能手机动不动就“双四核”、“八核”的,真有点让人摸不清头脑。手机核心数到底跟电脑是不是一回事儿,八核手机究竟是噱头还是真本事呢?

手机核心数,我们真的很在乎

就在几天前,世界首款真八核处理器MT6592诞生了,它来自联发科技。同时多款被曝光将搭载这一芯片的手机映入我们眼帘。首先我们就来看看,近几年手机核心数为什么能够如此疯狂的“生长”。

处理器性能备受关注

从更大的层面上看,CPU无论如何都是手机诸多硬件配置中相当重要的一环,因为作为手机的“大脑”,CPU必须事事躬亲,哪怕你只是闲来无事在屏幕上划了那么一下。如果在处理器方面就掉了链子,系统优化得再好也无能为力,更不用奢谈使用体验了。从调查结果看,相比于屏幕、从摄像头等这些硬件配置,将近半数的用户宁愿CPU表现好一点。毕竟没有人想用一个屏幕绚丽无比,系统却卡得连不成一个的手机。

双核、四核是目前主流

八核新机尚未发售,而双四核也仅仅局限在三星S4和魅族MX3这两款机型上,目前手机界依然是双核和四核的天下。调查显示,使用双核、四核手机的用户分别占到了36.8%和34.32%,另外还有将近19.98%的用户仍在用单核手机。不过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四核比双核面世得更晚,相似的占有率也说明了其更快的普及速度。等到“真八核”新机正式发售,局面会不会被打破呢?从下面的调查中我们似乎能看出一些端倪。

 

56%用户买真八核的“账”

既然叫“真八核”,那自然是针对“双四核”这种八颗核心不能一同工作的处理器而言的。“真八核”处理器意味着8个核心能够协同工作,是把一颗处理器分成八份,而不是两个四核处理单元。对于用户,尤其是对“双四核”概念抱有看法的用户来说,“真八核”或许听起来像是个十足的噱头,但它在我们潜意识中依然充满了吸引力。从凤凰数码《多核手机用户使用情况调查》的结果中我们发现,55.88%的用户愿意选择真八核,看来大家还真买了“真八核”的“账”。

手机处理器表现备受关注,而核心数成为了很多朋友们选购手机时所重点关注的特性,这样看来,手机“核心大战”真的不是空穴来风,其存在的合理性恰恰在于我们关心它。

多核手机有什么优势,有什么缺点?

购买时对手机处理器的理想很“丰满”,而上手的体验却很“骨感”,现实中我们使用手机的情况如何?更多的核心真给我们带来了更爽快的使用体验了吗?“双核”、“四核”带来了什么,又无情的带走了什么?是什么让我们对多核手机“爱恨交加”呢?一起来看看吧。

优势1:更快的响应速度

多核的首要好处自然是更快。以骁龙800为代表的目前市面上主流的四核处理器都能为手机带来十分出色的性能表现,只要系统优化功夫下得够深,搭载这些多核处理器的手机在操作上都是非常流畅的。要知道在早期的单核时代,“流畅”二字是想都不敢想的。

优势2:更强的数据处理能力

相比单核手机,多核手机一般都能带来更好的数据处理能力,尤其在高清解码和游戏等方面,多核运算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这一点是非常明显的。

缺点:功耗是个大问题

虽然说搭载多核处理器的手机更强大、更易用了,但是我们不能不忽视在功耗方面所付出的代价,以前我们的手机电池容量也就不到2000mAh,续航不佳有情可原,可是时至今日,动辄3000mAh的电池容量依然没有给我们带来更好的续航表现,这其中处理器功耗的提升难辞其咎。

虽然电池容量在越变越大,但是多核心所带来的沉重功耗压力基本上把我们所预期的更多续航时间给无情抵消了,实在是让时常奔波在外的我们叫苦不迭,同时难加节制的手机耗电也催生了移动电源市场的兴起,这对于我们消费者来说,只不过是更多的资金投入和携带方面的诸多困扰罢了。需要说明的是,多核手机在低负荷运行的条件下确实可以休眠几个内核从而达到省电的目的,不过相对于高功耗而言,这些节省还是多少有些捉襟见肘。

看完上面这些,我们知道了手机整体的表现远非核心数那么简单。核心数只是一个非常片面的单项指标,买的时候应该仔细查查那枚多核处理器的底细,谨防“忽忽悠悠就瘸了”。而下面我们就来给大家分析分析,为啥我们就那么在乎核心数。

“核多一定好”,我们的误区在哪里?

近几年来用户对手机核数如此的重视,与数年前PC行业“多核潮”是分不开的。PC可以通过多核心运行来提高多任务处理的效率,这一点众所周知,同时也被我们自然而然的照搬到了手机上,换句话说,我们在用多核电脑的思维来考量手机。

事实上,手机多核处理器本身架构就和电脑处理器有着巨大的差别,面临着手机巨大的功耗压力和手机传感器众多的特性,许多手机厂商和芯片厂商都制造出了很多不同类型的多核处理器,远没有电脑处理器这么简单。

架构区别是本质

手机处理器和电脑最大的区别莫过于架构,手机处理器绝大多数都在使用ARM架构,这样的架构最大的好处在于省电和廉价,适合配备在电池容量有限的移动设备上。而另一方面,ARM架构CPU内部指令集遭到了大量的削减,浮点运算能力和其他性能表现根本无法和同时代的x86架构PC处理器相媲美。当然这里面也有例外:Intel的手机处理器采用与PC相同的x86架构,因此在跑分上达到“单核超双核”、“双核超四核”的效果也就不是什么新鲜事了,但是这类手机处理器功耗和发热也更加明显。

本文来源:不详 作者:佚名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声明
声明:本站所发表的文章、评论及图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Email:support@txwb.com,系统开号,技术支持,服务联系微信:_WX_1_本站所有有注明来源为天下网吧或天下网吧论坛的原创作品,各位转载时请注明来源链接!
天下网吧·网吧天下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