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网吧 >> 网吧系统 >> 系统动态 >> 正文

百年探索:光究竟是什么?

2015-8-10不详佚名

光的双缝实验以及得到的明暗干涉条纹。这一著名实验证明光具有波的性质

这样,我们对于光就有了另外一种定义——它是电磁波中非常窄的一个波段范围,也就是我们人眼能够感知到的电磁波波段范围。换句话说,我们所谓的“光”其实是一个非常主观的概念:只有我们看得到的电磁波才是光,我们看不到的就不是。而要想知道我们对于光的概念是多么主观,让我们再次回到彩虹的话题,

我们中的大多数人都知道彩虹有7种主要颜色,即所谓赤橙黄绿青蓝紫,在不同文化中,我们都创造出一些小口诀甚至歌曲来帮助我们记住这些颜色。当你观察清晰呈现的彩虹,你或许会让自己确信,的确存在这样的七种不同颜色。然而,当年的牛顿却发现自己难以看到全部这7种颜色。

事实上,研究人员现在倾向于认为,之所以牛顿将光线分成了7种不同的颜色,仅仅是因为“7”这个数字在西方文化中占有特殊地位,如七声音阶,以及一周内的天数。而麦克斯韦的工作则带领我们完全超越了这一高度,证明了可见光只是更宽广尺度上电磁波的一部分。这基本上可以说是最终解答了光的本质问题。

通过狭缝之后,原本平行的光线变成类似水波的形态

是粒子还是波?

但在另一个方面,科学家们数百年来也一直致力于想要弄清楚,从最基础的层面上,光究竟是以何种方式存在并传播的?

一部分科学家认为光的形式有点类似波或水里的波纹,它可能是借助空气或是另一种难以捉摸的神秘物质“以太”来进行传播的。但另外一些科学家则认为这种看法是错误的,他们指出,光应当是一束粒子流。

牛顿更倾向于第二种理论,即光的粒子说,尤其是在他使用光和镜子进行了一系列的相关实验之后,牛顿更加坚信光是粒子流的理论正确性。

牛顿在实验中注意到,光的传播遵循严格的几何法则。如果你正对一面镜子并射出一束光,它一定会原路反射回来,这跟你射出一个小球击中镜子之后反弹回来是完全一致的。牛顿认为如果光是波,不应当会具备这种粒子的特性。据此,牛顿推断光必定是由某种非常微小的,没有质量的粒子所组成的。

但这一理论存在一个严重的问题,那就是同样有实验证据,证明光具有波的特性。其中最著名的一项实验是在1801年进行的。英国物理学家托马斯·杨(Thomas Young)开展了他著名的“双缝实验”,这个实验在物理学上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并且实验的原理非常简单,每个人在家里都可以自己进行。

具体的过程是这样的:你需要一张厚纸板,随后非常小心地在它上面划出两道细缝。随后准备一个“纯粹”的光源,也就是只会产生特定波长光线的光源,激光则是最理想的。然后将光源对准纸板上的这两道狭缝,并使其在狭缝后的另一个表面上成像。

在置于狭缝纸板背后的另一个平面上,你心里的预期应该是会看到两道明亮的光带,因为来自光源的光线会分别穿过两道狭缝并投射到后方的平面上。然而,托马斯·杨发现,情况似乎有点诡异,他看到的并非两道细细的光带,而是一系列明暗相间的条纹,就像一条超市用的条形码。

当光线通过狭缝时,其表现出来的行为与水波穿过狭窄开口时表现出的性质基本一致:它会发生衍射并形成半球状传播的波。

而在双缝实验中,当“光波”穿过两道狭缝并彼此相遇,且波峰面对对方的波谷时,它们相互抵消,形成暗带;而当波峰与波峰相遇时,它们相互叠加,从而形成亮带,于是,明暗相间的“条形码”条纹便出现了。

托马斯·杨的理论无可争议地证明了光波理论的正确性,在加上麦克斯韦的工作已经在数学上为光是一种波的理论奠定了坚实的数学基础,于是科学家们大舒了一口气:终于尘埃落定了,光是一种波!

白炽灯泡利用能够产生电磁辐射的材料制成。光是一种电磁辐射

棱镜将光线分解为不同波长的色光

光是粒子

但噩梦还没结束,量子革命开始了!

在19世纪下半页,物理学家们想要弄清楚一个问题,那就是为何在吸收和辐射电磁波方面,某些材料的性能要比其他材料更好。尽管现在看来这似乎也没有什么,但由于在当时电灯产业正刚刚起步,因此任何能够辐射光的材料都是被重点关注的对象。

到了19世纪末,科学家们已经意识到,一个物体辐射出电磁波的多少取决于它自身的温度,不同的温度会产生不同量的辐射。科学家们已经注意到这种关联,但没有人能够回答为何会是这样。

1900年,德国物理学家马克斯·普朗克(Max Planck)解决了这个问题。他发现,通过计算可以解决这一问题,但前提是必须将电磁辐射视作是单独的“小份”构成的。普朗克将这种“小份”称作“量子”。数年后,爱因斯坦给予这一思想,再次成功地为另外一个棘手的实验现象给出解释。

透过云层看到的阳光

光让我们能够感受身边的世界

此前物理学家们注意到,用可见光或紫外光照射一块金属板,金属板会带上正电荷,他们将这种现象称作“光电效应”,但对于究竟为何会出现这种现象,物理学家们都感到困惑不已。

爱因斯坦指出,这一现象背后的本质是金属板中的原子在这一过程中失去了带负电的电子。很显然,照射金属板的光为这些金属原子带来的足够的能量,让其中的一部分电子能够挣脱原子结构的束缚。

然而,如果更加仔细地审视这些电子的行为,就会发现一些诡异的现象。科学家们发现,只需要改变照射光的颜色,我们就能轻松改变光携带的能量大小。尤其是,科学家们注意到,相比接受红光照射的金属板,接受紫光照射下的金属板释放出来的电子拥有更高的能量。既然如此,那么如果光仅仅是一种简单的波就难以解释了。

一般来说,要想让某种波的能量更强,你需要使它变得“更高

本文来源:不详 作者:佚名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声明
声明:本站所发表的文章、评论及图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文章侵犯了您的相关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支持!联系Email:support@txwb.com,系统开号,技术支持,服务联系QQ:1175525021本站所有有注明来源为天下网吧或天下网吧论坛的原创作品,各位转载时请注明来源链接!
天下网吧·网吧天下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