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网吧 >> 网吧天地 >> 网吧行业 >> 网络追踪 >> 正文

《纽约时报》:搜索引擎提示内容反映社会现状

[导读]搜索引擎的自动完成功能常常会反映一些社会热点问题。用户搜索次数最多的问题会伴随关键词的输入自动完成。除了文化问题以外,名人的性取向往往是大众最关注的问题。

《纽约时报》:搜索引擎提示内容反映社会现状

搜索引擎是如何反映社会热点话题(腾讯科技配图)

腾讯科技讯(冰尘)北京时间11月22日消息,据《纽约时报》报道,搜索引擎的提示内容反映了整个社会普遍关心的问题。

报道称,有一些问题你会从朋友、家人和心腹知己那里找答案,也有一些问题你会从网络中寻觅答案。

搜索引擎一直以来都有搜索提示功能,但如今谷歌(微博)和Bing等搜索引擎可以精确显示经常被提及的问题。这样一来,每个人都有机会瞥一眼别人感兴趣的内容,满足个人好奇欲。

经常被提及的问题包括:“世界什么时候灭亡?”“阿姆斯特朗是不是穆斯林?”“乔治·华盛顿是同性恋吗?”

其实,这些问题都源于搜索引擎的一个特殊功能,谷歌称其为“自动完成”功能,而微软的叫法是“自动提示”功能。它们会根据其他人的提问预测你打算查询的内容,你只需要敲进去一两个词汇,搜索引擎会自动提示问题的后半部分。

研究网络用户行为的人员表示,“自动完成功能”揭示更普遍的用户习惯,最常见的例子就是带有政治敏感性问题经常被提及。

“搜索引擎是你最好的朋友,你可以随意查询想知道的问题。你或许也不会和最好的朋友分享这些内容。”Search Engine Land网站主编丹妮·苏利文(Danny Sullivan)表示,“从某种意义上,搜索引擎反应了社会现状。”

“自动完成”功能经常出现一类令人困惑的问题:某个人到底是不是同性恋。埃尔顿·约翰(EltonJohn)是吗?保罗· 瑞恩(Paul Ryan)是吗?迈克尔·彭博(MichaelBloomberg)是吗?诸如此类涉及名人的问题时不时就会冒出来。

这些问题到底有多普遍?你只要在谷歌上输入“is”,“自动完成”功能给出的结果定会让你大吃一惊。在微软的Bing中,同样的搜索提示依然存在。尽管每次搜索不一定都会提示相同内容,但是它们出现的频率太高了。

微软Bing搜索引擎的高级程序经理尼克·伊文(Nick In’t Ven)表示,搜索结果反映了用户的普遍兴趣。他不知道用户输入多少次问题才能使其成为搜索引擎的提示内容。但是对于比较受欢迎的名词,如“Facebook”,搜索量可达数百万。

搜索引擎专家表示,这种现象也可能表明整个搜索系统存在缺陷,但是可能性较小。“我们根据经验以及全世界人的查询内容给出提示,”伊文说,“我们试图反应世界的普遍想法。”

伊文先生还补充道,他和同事们经常讨论一些奇怪的问题。几个月前,他们发现用户经常查询有关文化习俗方面的问题。

输入“为什么我们美国人”,“自动完成”功能提供的选项包括“胖”、“傻”、“爱国”等等。输入“为什么中国人”,后门的提示内容则显示“苗条”、“粗鲁”和“聪明”等。此外,用户还经常查询犹太人更聪明的原因,非裔美国人为啥更适合做运动员等等。

谷歌发言人克里斯蒂娜写道:“搜索提示内容反映了所有网络用户的搜索活动”,她认为这更加精准地反映了网络的多样化,不管是好还是坏。

当然,出现这样的搜索结果还有其他方面的原因。

第一是和语言有关。如果查询问题以“is”而不是其他词汇开始,提示内容就很可能和性取向有关。不过,如果在Bing中输入“was”,提示结果也很可能与性取向挂钩。

另一个解释则是别有用心的人故意经常搜索某些内容,使其成为提示内容。最近,德国前第一夫人贝缇娜(Bettina Wulff)就要求谷歌别在她的名字后面提示“妓女”等词汇,不过此举遭到拒绝。谷歌称,类似的问题已经被很多人多次搜索过。

自动完成功能的发展反应了计算机用户对搜索速度的要求。因为该功能可以减少单词拼错的几率,网页也能更加准确地显示出来。

另一个原因则是用户会因使用该功能“感觉”节省了很多时间,即便他们只是少输了几个单词而已。几年前,谷歌公司的研究发现,即使搜索结果早出来几毫秒,用户的快乐感就能得到显著提升。其实,这点时间其实是大脑无法辨别的。从那以后,谷歌与微软投入数十亿美元为用户带来越来越快的搜索结果。

那么,为什么用户对别人的性取向这么着迷呢?

美国康奈尔大学研究同性恋问题的里奇·萨文—威廉姆斯(Ritch Savin-Williams)教授表示,这类问题标志着同性恋问题的“政治化属性”。比如,支持同性恋或同性恋者会通过查询寻找志同道合的人;而反对同性恋的人士则可通过查询相关内容,妖魔化别人,无论那个人是政治家、运动员还是演员。“人们通过提问都想得到自己希望的答案,但每个人期望的答案都不尽相同。”他说。

数据分析公司Quid的创始人肖恩·吉尔利(Sean Gourley)表示,用户认为自己与计算机之间的交流是非常隐私的行为。“不管我们输入什么,计算机都不会对我们做出道德判断,我们也没感到隐私被泄露,”他说,“所以我们就会百无禁忌。”

本文来源:腾讯科技 作者:腾讯科技

声明
声明:本站所发表的文章、评论及图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Email:support@txwb.com,系统开号,技术支持,服务联系微信:_WX_1_本站所有有注明来源为天下网吧或天下网吧论坛的原创作品,各位转载时请注明来源链接!
天下网吧·网吧天下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