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网吧 >> 网吧天地 >> 网吧行业 >> 网络追踪 >> 正文

把脉惠普:十年三易CEO 寄望惠特曼力挽狂澜

把脉惠普:十年三易CEO 寄望惠特曼力挽狂澜

惠普CEO梅格-惠特曼能否力挽狂澜值得期待(腾讯科技配图)

腾讯科技讯(马乔)北京时间2月20日消息,特约撰稿人蒂尔南-雷(Tiernan Ray)在最新一期出版的美国著名财经杂志《巴伦周刊》上撰文指出,在过去十年里,惠普走马灯似的更换了三位首席执行官(CEO),而且每位CEO为公司制定的发展战略都大相径庭。面对公司战略缺乏连续性的困境,新任CEO梅格-惠特曼(Meg Whitman)能否力挽狂澜带领惠普重返正轨,市场将拭目以待。

以下是内容全文:

每位新掌门人都想给公司深深地打上自己的烙印,而去年9月上任的惠普CEO梅格-惠特曼也丝毫不例外。但与三位前任卡莉-菲奥里娜(Carly Fiorina)、马克-赫德(Mark Hurd)和李艾科(Leo Apotheker)不同的是,惠特曼必须带领在过去的十多年来一直跌跌撞撞的惠普重返正轨,否则就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这家位列美国历史上最成功公司排名榜的科技企业慢慢死去。在过去70多年的时间里,惠普一直被视为是美国硅谷的名牌。

如果惠特曼真能够力挽狂澜,那么她的成就完全可以与IBM的郭士纳(Louis V. Gerstner Jr)相提并论。郭士纳于1993年就任公司CEO,带领IBM摆脱了经济不景气给公司带来的负面影响,缩小了员工规模和成本支出,并使IBM重返强势恢复轨道,完成了当时被很多业内人士认为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实际上,很多市场观察人士都把IBM采取的向软件和服务转型战略视为惠普重新崛起的现成模板。

惠特曼曾经执掌eBay长达十年之久,那么她将如何迎接在惠普所面临的严峻挑战呢?惠普的一位发言人向《巴伦周刊》表示,惠特曼为公司制定的发展战略尚处于起步阶段。对惠特曼来说,现在对此发表评论还为时尚早。

惠特曼上任后承诺,将在未来五年里与惠普荣辱与共,她也将利用这五年时间来稳定公司业务并带领公司重返业绩增长轨道。在对惠普业务进行了逐个梳理之后,我们也为每个业务的发展战略提出了一些建议。

政策不连贯

在过去的十二年里,惠普的工程师们已经被公司反复变化的发展战略弄得一头雾水,更别提公司被爆出的丑闻事件以及三位CEO的先后离职了。2002年,时任惠普CEO的卡莉-菲奥里娜依然决定斥资250亿美元收购美国另一大电脑公司康柏(Compaq),此举把此前一直依靠工程师推动业务发展的惠普转变成一家纯粹的消费类PC公司。而2005年上任的马克-赫德则在2008年8月决定斥资139亿美元收购数据运行管理企业Electronic Data Systems(EDS),此举使惠普更加远离了其核心业务。随后,在任仅仅11个月的李艾科又在去年斥资100亿美元收购了英国软件公司Autonomy,并把惠普定位为一家彻底的软件公司,此后又匆匆宣布了剥离个人电脑业务的计划。

在去年12月离职的惠普个人系统集团(Personal Systems Group)首席技术官菲尔-麦肯尼(Phil McKinney)表示:“每当一个新战略出台,整个管理层就会进入封闭状态。”为了能够给公司带来真正的变化,惠特曼需要首先从公司内部着手。

惠普业务规模庞大,包括个人电脑、打印和成像、软件和服务已经涵盖服务器、存储和网络的企业设备部门。尽管尚未对外公布自己为公司制定的战略,但现年55岁的惠特曼却正在做着自己该做的事情。据公司内部人员表示,惠特曼正在认真倾听员工的意见,并表现得非常平易近人。此举倍受员工好评,并与其前任冷谈、傲慢的行事风格形成了鲜明对比。麦肯尼表示:“她上任后一直在花费大量时间与人们进行交流,她非常随和。惠普的前几任CEO甚至都不知道公司的咖啡厅在哪里。”

为重塑公司昔日平等的工作氛围,惠特曼已经要求包括其本人在内的公司高管搬进普通员工工位,因为在开放的空间里进行交流非常重要。惠特曼想向员工释放一个信号,那就是惠普正向其创始人提倡的公平开放政策回归,而这种“以员工为导向”的哲学也被称之为“惠普之道”。

惠特曼让惠普恢复的另一个公司文化就是对研发的重视。她的三位前任都将公司研发部门视为吸金机器,而非长期投资对象。因此在需要发布抢眼的季度业绩时,研发部门就成了公司的牺牲对象。截至去年10月底的2011财季,惠普向研发部门的投入占公司财年营收的比例从十年前的5.8%下跌至2.6%。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IBM、苹果甲骨文的研发支出比平均都在6.9%左右。诚然,这些公司的业务与惠普存在很大区别,但每个公司都拥有惠普可遇而不可求的业务元素。如果不重新制定公司的研发战略,惠普将面临着在创新方面被竞争对手远远落下和损失市场份额的巨大风险。

惠特曼似乎对公司研发部门非常重视。她已经公开宣布,研发将是她上任后率先致力于解决的问题之一,并让公司全球研发主管普瑞斯-班纳吉(Prith Banerjee)直接向她本人汇报工作。但重建研发战略并不仅仅意味着只要进行大笔投资就可以了。麦肯尼指出,惠普需要三年时间才能够从新研发支出中收到回报。(惠普拒绝让班纳吉或公司任何其他高管对《巴伦周刊》的此篇报道发表评论。)

因此,投资者对惠普失去信心也就不足为奇了。在去年秋天参观完惠普位于加州帕罗奥尔托的总部后,Pershing Square Capital Management的对冲基金经理比尔-阿克曼(Bill Ackman)表示:“参观惠普办公室简直令人沮丧透顶。”而一位从事公司转型业务的专业人士也拒绝对惠普投资。

美国硅谷资深科技分析师罗伯特-恩德勒(Rob Enderle)在接受《巴伦周刊》采访时则更加隐晦地表示:“惠普的士气几乎消失殆尽。重建员工自信尚需时日。”

拥有先天优势

把脉惠普:十年三易CEO 寄望惠特曼力挽狂澜

惠普与主要竞争对手的全方位比较(腾讯科技配图)

在自己从事的多数业务市场,惠普都拥有成为业内数一数二领导者的先天优势。惠普是全球打印业务市场的领导者,市占率达到40%;占全球PC市场的份额为17%;而在由英特尔把持的服务器市场,其占有率也高达36%。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公司规模之大使惠普在供应链方面拥有很大优势,这也是出售PC业务决定愚蠢至极的原因之一。比如,一旦没有了庞大的PC销量支撑,英特尔服务器专用微处理器的成本势必将大幅上升。

在IT服务市场,惠普是仅次于IBM的全球第二大厂商。而在其他业务方面,惠普在业内的排名就不那么靠前了。惠普是全球第四大存储设备生产商,虽然在以太网交换机市场位居次席,但却被思科落下很远。

通过收购EDS,惠普拥有了一个年营收达到360亿美元、为政府机构和企业提供数据中心运营服务的业务部门。目前该业务虽然发展稳定,但却没有实现实质性的增长。而在向企业提供如何使用科技提升业绩的IT咨询领域,惠普更是被竞争对手远远甩在后面。IBM则把IT咨询业务做得相当成功,目前在该领域位列第八的惠普需要跻身顶级行列。

但要实现这一目标可远比简单地开支票复杂的多。这需要具有跨行业的专业知识,并且还要让这些知识能够在惠普的整个业务体系中得到灵活运用,这样才能收到协同增效的结果。这也是能够带领惠普走出困境的有效途径。但现在说这些还为时尚早。

上周,惠普股价一直保持在每股30美元的水平,而现在对其股价走势给出确切估计也不太现实。以市场研究机构伯恩斯坦研究(Bernstein Research)分析师托尼-萨科纳吉(Toni Sacconaghi)为代表的乐观派认为,惠普的股价涨幅可能会在明年达到25%。但萨科纳吉的分析是以一系列“如果”为前提的:如果惠普能够复制IBM的业务转向模式,如果惠普业务能够普遍实现低于5%的个位数的上限增长以及9%到10%的利润同比增幅。

这可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

在未来的四个季度,惠普营收预计同比下滑2%至1248亿美元,而每股收益也预计同比下滑16%至4.08美元。惠普目前的资产负债表上有226亿美元的净债务,因此与其他资金雄厚的竞争对手相比,该公司缺少资金的灵活性。该公司当前股价与未来四个季度的每股预期收益的比率(也称市盈率)为7倍,使其股价看起来并不算高,但很多其他的科技公司在市盈率不高的前提下却具有比惠普更好的发展前景。

在对公司资产负债表上的980亿现金和投资总额进行调整后,苹果当前股价与未来12个月每股预期收益的比率则为9倍,而苹果今年的每股收益预计将同比上涨21%。而思科未来四个季度的每股收益预计将同比上涨12%,营收则预计同比上涨7%。

本文来源:腾讯科技 作者:腾讯科技

声明
声明:本站所发表的文章、评论及图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Email:support@txwb.com,系统开号,技术支持,服务联系微信:_WX_1_本站所有有注明来源为天下网吧或天下网吧论坛的原创作品,各位转载时请注明来源链接!
天下网吧·网吧天下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