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网吧 >> 网吧天地 >> 网吧行业 >> 网络追踪 >> 正文

欧盟称最多可以罚英特尔40亿美元

2009-5-1721世纪经济报道佚名

英特尔公司总裁兼CEO保罗·欧德宁在给本报发来的声明中措辞激烈地说,“英特尔将向欧盟法院提起上诉。”

  “折扣和返点属于正常商业行为。”5月15日,英特尔中国区公关总监张怡璠向记者表示,“过去10年因为CPU市场的充分竞争,CPU的价格下降了60%,性能却在提高。这表明我们没有滥用垄断地位排斥竞争。”

  和是非难辨的诉讼本身一样令人费解的是,英特尔和AMD这两家美国公司为什么要跑去欧盟打官司?

  “欧盟反垄断法的根本目的是要制裁的对竞争格局的损害,而不是对竞争对手的损害。”对外经贸大学法学院教授黄勇认为,英特尔案的特殊性在于,CPU市场上只有两家竞争企业,因此此案中“对竞争的损害”和“对竞争对手的损害”很难区分。AMD正是充分利用了欧盟反垄断法的这一特点而选择在欧盟兴讼。

  全球x86 CPU市场目前每年价值约300亿美元,其中欧洲市场在其中占30%。在2002年10月至2007年12月期间,英特尔在全球x86 CPU市场占有率超过77%。选择在欧洲对这头“肥羊”开刀也最为有利。

  伴随着PC市场的快速增长,英特尔近8年来频频遭遇AMD发动的反垄断诉讼攻势。通过提供证据或提出上诉,AMD成功地在2005年、2008年使英特尔分别在日本、韩国受到当地公平贸易委员的处罚。在美国,AMD也于2005年向特拉华州地区法院提起私人诉讼,此案将于2010年春季开审。

  “选择在欧洲兴讼,无论对AMD还是对欧盟自身利益来说,或许都不失为‘双赢’之计。”一位IT业内不愿具名人士分析说,反垄断罚款一直是欧盟的一项重要财政来源。在两年前,欧盟也曾对微软开出13.5亿美元的巨额罚单,以致业内戏称内莉·克勒斯的反垄断调查机构成了欧盟的“超级提款机”。

  根据欧盟法规,欧盟委员会有权对某一公司处以相当于其每年全球销售收入10%的罚款。英特尔2008年的全球销售收入为376亿美元,因此它最多可以被罚款近40亿美元。欧盟对英特尔的罚款也将被纳入到欧盟的年度预算中。

  走不出的“返利依赖症”

  与英特尔2008全年376亿美元销售收入相比,14.4亿美元的罚单只是九牛一毛。但是,如果内莉能成功制服英特尔,这张罚单便可能引发芯片产业与下游PC产业的连锁调整。

  “欧盟的处罚有助于在计算机领域改变英特尔的一家独大的局面。”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研究所倪光南认为,两年前欧盟处罚微软,微软也提出上诉,最后没有成功双方达成和解。在这一过程中,微软迫于压力对原有做法作出调整,比如降低了专利的授权费。

  “反垄断调查的冲击力不在于其结果,而在于过程。”互联网实验室CEO方兴东说,英特尔的返点是不少PC厂商利润的主要来源,为了不失去这一补贴,PC厂商不得不牺牲与AMD的合作机会。现在的判决对下游PC厂商来说是个好消息,相信未来这种情况必定会发生改变。

  但一位不愿具名的渠道代理商认为,英特尔与AMD的实力相差悬殊,AMD自身问题也很多,处罚对于英特尔来说是可以承受的,对未来芯片市场格局不会产生重大影响。

  “英特尔返利的做法在行内早已是惯例,它想终止都无法终止。” 计世咨询总经理曲晓东说,由于下游PC厂商是充分竞争的,它们为追求市场份额最大化不惜牺牲利润,英特尔的返利对它们是非常重要的输血,“如果不给它们补贴的话,这些企业就没法活了,这个产业就可能会崩溃”。

  处罚产生的另一结果也许会使英国芯片公司ARM受益。2008年ARM处理器出货量达40亿个,超过90%的手机CPU是使用ARM。近期这家公司开始在最新流行的小型笔记本电脑——上网本领域与英特尔开展竞争。

  也许对英特尔来说,现在还不是最糟的情况。美国司法部长助理Christine Varney日前在华盛顿表示,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或许会因为欧盟的判决9 7 3 1 2 3 4 8 :

本文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佚名

声明
声明:本站所发表的文章、评论及图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Email:support@txwb.com,系统开号,技术支持,服务联系微信:_WX_1_本站所有有注明来源为天下网吧或天下网吧论坛的原创作品,各位转载时请注明来源链接!
天下网吧·网吧天下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