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网吧 >> 网吧天地 >> 网吧技术 >> 网吧软件 >> 正文

中国政法大学王军:网约车为出租车转型升级提供了机会

2016-6-29牛华网牛华网
2016-06-29 11:23  牛华网    我要评论()字号:T|T

牛华网讯 昨天,滴滴出行在京举办“出租车与网约车融合发展研讨会”,并宣布成立1亿专项基金,支持出租车网约车融合发展。会上,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副教授王军指出,从出租车行业历史发展的历史轨迹来看,每次新技术的出现,都让原有的出租车都面临着竞争和压力。但是当出租车及时地升级转型之后,出租车则以更好的面貌出现在了大众视野。

图片1

王军表示,传统出租车和网约车各具有优势,传统出租车和网约车可以从技术、商业、组织和监管四个方面进行融合。出租车、网约车其实可以共享商业机会,出租车公司在跟网约车平台融合的过程中可以实现升级转型。

王军建议,政府应该学习北美、加拿大、美国等地的做法,对网约车做一些合法化的监管,在监管体系上进行创新,而不是把网约车的监管拉到出租车原有的监管体系里。另一方面,对出租车原有的管制进行改革,以此提升出租车的竞争力。

附王军发言实录:

各位朋友大家下午好,非常高兴有这个机会来这里跟大家交流出租车与网约车融合问题。我觉得今天是一个非常好的场合,有实务界的专家,也有理论界的专家,我们能在这里一起探讨这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我首先想说一下我为什么对这个问题有浓厚的兴趣,先来分享我的一点想法。

我从1999年开始就关注北京市的出租车管制,也做了一些跟踪的研究。2009年的时候出版了一本世界上十多个国家放松出租车管制的做法。在写这本书的过程中,我就发现了出租车行业的这种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实际上是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以来,就已经在经济学还有社会学界研究的时候,被充分的注意到了。但是大家一直没有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所以又发展出来了各种各样的管制措施,包括对出租车的数量控制,对出租车运价的管制,还有其他方面的管制。这些管制措施主要是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但是移动互联网的技术发达以后,我们看到了现在这个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得到缓解,出租车这时候就面临着一个新的历史发展的关键。我有一些不成熟的看法,首先跟大家概括的说一下我的看法。

首先就是我们从出租车行业历史发展的历史轨迹来看,出租车是不断的在拥抱新的技术,必须跟新的技术结合起来才能继续往前走。我们现在最新的信息技术给出租车的发展,其实是开辟了一个很广阔的道路。目前来说出租车和网约车是有这种竞争的,这是不需要回避的。那么他们怎么去融合?这是我们今天要探讨的问题。在这个基本的思路部分,我就提几点看法,请各位批评。

简单的历史回顾大家可以看,在17世纪就出现了出租马车,当汽车出现以后出租汽车就出现了。当电话出现来以后巡游出租车开始有一部分变为电话约计的出租车,当然还有一些新的出租车加入进来。实际上在上世纪90年代末,21世纪初的时候,已经有一些国家在尝试着用互联网去预约车,比如说新加坡,但是没有在全世界流行起来。我们看到在2010年之后,特别移动互联网还有大数据、GSP等等这些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我们看到了网约车出现了。整个的路线我们能看到,其实每次新技术的出现,原有的出租车都面临着竞争和压力。但是它及时的升级转型之后,我们看到它以更好的新的面貌出现。

然后我们看一下中国网约车的,如果我们以滴滴为例,看一下发展阶段。刚才李总也介绍了,最早是把移动互联网和传统的出租车衔接起来,平台加传统出租车,给出租车确实解决了很大的问题,降低了空驶率,提升了司机的收入。但是遇到了一个很大的瓶颈,我们国家的出租车在各个城市是有数量管制的,所以你的信息问题解决了,但是车是不够的,还是满足不了需求。

第二个阶段我们看到,在这个平台上除了传统的出租车以外,又增加了我们今天所说的网约车,主体是非运营车辆。这块增加进来以后解决了一个问题,就是供给瓶颈的问题。但是很显然它也对原来的传统出租车的管制,这种行政特许体制造成了一定的冲击。所以双方会发生一些紧张关系。是不是说网约车一定要颠覆,但是这个颠覆是一个比较形象的说法。实际上我们仔细捋一下,传统出租车和网约车是各具有优势的。当然我的分析,我一会儿还想请祥龙公司的吴总指正一下,因为你是出租车的专家。传统的出租车我看来是车辆专用,司机专职,服务相对来说更具有稳定性,法律上也规定了某种义务性,在法律上叫做强制预约,不能拒绝提供服务。这是他的很强的优势。像在有一些天气里面私家车或者其他的非运营车辆可能不愿意再分享使用了,但是市民出行还是需要的,这时候可能就需要出租车。

网约车的优势不需要多讲了,大家已经有很多的朋友都体验过,是降低了供需信息的传递和撮合成本,提升了合作效率。最重要的是突破了供给瓶颈,把市民闲置的运力调动起来,而且是有一定弹性的调动,不是说把一批车挂为专用车辆放在那儿,没有乘客的时候就闲置在那儿,不是这样的。它的供给问题跟出租车有很大的区别。另外信息趋向对称,打车人和开车人他们在平台上的信息是对称的。车辆的非专用和司机兼职化,节省了资源,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另外也给社会和市民提供了很多兼职的机会,增加收入的机会,这都是优势。

关于这两个业态的融合的思路,我想谈几点。一个是技术方面的,第二个是商业方面的,第三是组织,第四是监管。

技术上的融合,其实这个融合在第一个发展阶段已经做得比较好了,而且在目前这个阶段继续改善技术,也就是说为出租车的使用,为它的预约提供了非常好的技术方案。当然这还是需要不断的发展和挖掘的。这是我想讲的技术上的不断的提供融合。

商业上的融合,我们这个网约车平台其实可以使出租车和网约车在这个平台上共享商业机会,这个平台它的这种信息的兼容性、信息的规模,是史无前例的。所以这个平台能够促进出租车和网约车在这里共享一些商业机会。第二点就是提升出租车的管理,比如说可以进行司机和乘客之间的互评等等,这只是一个小的例子,都是可以提升服务的水平。

组织上的融合,我想是这样的意思。这是需要去探讨的,也就是说网约车平台和出租车企业能不能互相的去参与对方的转型升级、重组、再造,包括组织上、流程上,在组织上的融合过程中加强合作。这是需要不断探讨的。第二个我想谈的就是说出租车现在最大的一个问题之一是什么呢?司机反映份子钱的问题,为什么存在?很大程度是因为企业化经营。但是我们放眼世界出租车的个体经营也是很普遍的,其实这个平台就为司机的个体化和合作化经营出租车,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能够组织起来。那出租车公司在跟这个平台融合的过程中可以升级转型,也可以把自己变身为合作社,也可以把自己变成司机权益的组织。我觉得出租车企业也可以自己搞一个平台,跟现有的各个平台互相竞争也是可以的,事实上现在已经有这样的实践了。这两点我想是初步的想法,组织的融合。

最后一点是监管的融合。这个监管的融合不是说要把网约车的监管拉到出租车原有的监管体系里去,实际上我们看北美、加拿大、美国一些地方,对网约车做了一些合法化的监管以后,我们看他监管的模式,并不是说把网约车拉到出租车的管理体制里面,而是就网约车量身制造了一套新的监管体系,首先是要承认目前的网约车和传统出租车有很大的不同。第二,他是把网约车平台主要的是把它类比为原来出租车体系里面的调度中心,或者说派车机构,主要是一个信息处理中心。他没有把它当成一个出租车企业来管,而是把它当一个新的业态。所以制订了监管的规则之后,我们看到这个监管是一个合作式的监管,或者说合作式的治理。

给我们的启发,要对网约车进行合法化,必须进行监管的创新。另一方面,也要对出租车原有的管制进行改革,提升出租车的竞争力。出租车是被严格的管制起来的一种行业,出租车企业实际上很多本来应该属于企业自身的经营自主权的东西被政府拿走了,包括定价、规模等等。所以这个行业要改革就必须改革他的监管体系。我这里所说的监管的融合就是说,一方面要创新的去创设网约车新的监管体系,另一方面要对出租车的监管进行创造性的这种再造,提升传统出租车的竞争力。那么双管齐下,把监管进行一些结构性的调整。

本文来源:牛华网 作者:牛华网

声明
声明:本站所发表的文章、评论及图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Email:support@txwb.com,系统开号,技术支持,服务联系微信:_WX_1_本站所有有注明来源为天下网吧或天下网吧论坛的原创作品,各位转载时请注明来源链接!
天下网吧·网吧天下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