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网吧 >> 网吧天地 >> 网吧行业 >> 网络追踪 >> 正文

台湾女首富王雪红:希望威盛成为英特尔的劫数

  王雪红将诉讼后的英特尔、威盛关系定义为“竞合关系”,即既竞争又合作的关系。作为产业的上、下游,是合作,但在一些产品上,比如芯片组,CPU领域,又存在着竞争。王雪红认为:任何企业都只能满足客户某方面的需求,威盛有自己的发展空间。

  四年诉讼让威盛改善了与英特尔的关系,英特尔不再谋求一棒打死威盛。王雪红赢得了一个机会:在后PC进代,迎接梦想中的新的太平洋工业大战。在这场大战中,王雪红要变被动为主动,威盛要成为主角。

  云计算、无线互联网已经让计算产业进入一个新的时代,PC已经由主角变为配角,王雪红梦想的战争正在来临。

  “新的太平洋战争”

  在云计算时代,将有一场新的太平洋战争。对于这场战争,王雪红期待已久。

  1987年,当王雪红在中国台湾与另一合伙人林子牧成立威盛,决定进入芯片产业时,未来的一切都那么混沌,不可预知。

  当时,芯片产业最大的产品领域为存储芯片,美国、日本的芯片厂商正就存储芯片的领导权进行一场殊死搏斗。日方以NEC为首,美方以英特尔为首。时任英特尔总裁格鲁夫曾回忆说:英特尔成为美国电子工业抗衡日本的最后希望。

  这场战争史称第三次太平洋战争。最终,英特尔战败,与前两次的结局一样,前两次日本人分别在汽车、电视机行业战胜了美国。这一次,日本人在存储芯片领域战胜了美国人。1987年,英特尔被迫转型,时任CEO的摩尔宣布英特尔向CPU转型。

  一个名为“PC时代”的新时代正在来临,CPU却是PC的心脏。英特尔这次被迫转型恰好拥抱了新时代的转型。刚刚与另一合伙人林子牧成立公司的王雪红认为微处理器大有可为。但如何拥有微处理器,王雪红当时尚无定见。

  陈文琦的出现改变了这一切。1992年,陈文琦在结构设计领域所表现出来的才华,已让他在美国崭露头角。王雪红力邀陈文琦加盟。陈文琦加盟之后,力主威盛进入芯片组业务,与英特尔成为合作伙伴关系。

  2003年,王雪红与陈文琦经过十年共同奋斗之后,在与英特尔诉讼即将和解之即,二人结为连理,一时传为业界佳话。

  1992年,台湾正在成为全球PC代工生产基地,有70%的主板由台湾生产。中国台湾发展芯片组业务具有良好的外部环境。五年之内,台湾冒出了一批芯片组生产厂商,而最成功的当属威盛,最高占据了芯片组70%的市场份额。

  在芯片组业务上成为王者,在CPU领域成为英特尔的竞争对手,不是王雪红的最终目的。

  此前,陈文琦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从一开始,王雪红与英特尔走的就不是同一条道路,英特尔强调性能,威盛不单纯的追求芯片性能,而是强调性能与应用的结合。此语无异于挑战英特尔过去十余年赖以成功的摩尔定律。

  在长达三十年的时间里,描叙英特尔境况的是两根传神的曲线,一根是摩尔定律曲线,每隔18个月,英特尔的芯片性能翻番,一根是英特尔股票的曲线,两根曲线保持惊人的一致,平行向上,势不可挡。

  情况却突然发生改变。从2000年起,两根曲线开始背离,摩尔定律依然有效,英特尔股票开始向下。直至此次经济危机形势稳定,英特尔在欧德宁的主导下,其“平台化”战略奏效,英特尔股票才开始扭转颓势,与摩尔曲线同步。

  所谓平台化战略,即向应用靠拢。威盛在陈文琦的主导下,从1997年就开始走与应用结合的路子。王雪红说:洞察未来的远见给威盛赢得了十年时间。十年过去了,威盛从零开始,成为戴尔、联想、惠普等PC厂商的CPU供应商。

  王雪红透露,走与应用结合的路子,在瘦客户机(NC),电视机顶盒芯片领域,威盛十分成功,比如全球60%NC机使用威盛芯片。王雪红说:云计算时代,更多终端将拥有计算功能,支持具体应用,更早地与应用结合,使威盛拥有更多机会。

9 7 3 1 2 3 4 4 8 :

本文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侯继勇

声明
声明:本站所发表的文章、评论及图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Email:support@txwb.com,系统开号,技术支持,服务联系微信:_WX_1_本站所有有注明来源为天下网吧或天下网吧论坛的原创作品,各位转载时请注明来源链接!
天下网吧·网吧天下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