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网吧 >> 网吧天地 >> 网吧行业 >> 网络追踪 >> 正文

3G元年岁末一声叹息:仍为少数派

2009-12-7经济观察报闫薇
     中国3G元年已近尾声,处于3G生态链上的人们却失望了。与年初热烈的期盼相比,此时的3G市场显得过于清冷。根据运营商11月底公布的最新运营数据,截至10月31日,中国移动实际3G用户数是230万,为目标的五分之一。今年初,该公司曾预计,2009年将发展3G用户1000万。从今年1月就开始运营的3G网络,整整10个月过去了,目前3G用户数不到2G的1%。

  面对残酷的现状,运营商们开始改变当初的宏伟目标。接近中移动的人士告诉本报,该公司已经将今年3G用户目标调低至300万,这比年初少了700万。中国联通也小心翼翼,该公司董事长常小兵在回答股东提问时指出:目前2G用户已经可以转3G,但不做广泛宣传。

  不得不面对悲观现实的还有投资界。3G发牌前后,几乎所有券商都作出了掘金无线互联网的报告,对运营3G增值业务的公司前景看好。 但是今天,他们却告诉本报,无线增值服务是长线生意,3G不可能一夜之间改变一切。

  没有到来的价格战

  同预期相差极大的用户数,与运营商的定价策略密切相关。发牌伊始,券商普遍认为,3G发牌后,带宽瓶颈突破;资费瓶颈消除,资费猛降。事实正好相反,一年即将过去,3G资费仍然高企。

  目前,中移动的视频通话每分钟6毛钱,此收费并不包含在套餐优惠中;联通的视频通话则高达每分钟9毛。联通最低的包月套餐也要96元。在上网资费上,上述两家运营商均以流量计费,而非“时长”,如同2G那样无限时包月的上网套餐并没有出现。

  既然三家运营商都有3G牌照,人们预计发牌后,它们会展开充分竞争,首先就应该体现在价格上。回想上世纪90年代,邮政改革之初,当时的电信运营商就凭借超低的价格争取最多的用户。眼前的高资费与争夺用户的目标不是矛盾吗?在近日中国联通的股东大会上,基金经理和分析师不约而同地对其高定价提出疑问。中联通董事长常小兵回答说,3G数量和质量不可以兼得,无线宽带是有限的,人多了用户体验肯定会下降。

  常小兵解释,3G的定价策略在于以较高的资费来保证网络质量。同时,这也是竞争策略。WCDMA(3G)定位于高端用户,发展新增用户,而不来自原有2G用户转网,GSM(2G)侧重中低端产品,避免3G分流原有的2G用户,借此结束长期以来联通两张网络左右手互搏的历史。

  只有中国电信打出了价格战。该集团新闻处人士告诉本报:“我们的自信来自于遍布全国200多个城市的WLAN热点。”11月12日,中国电信第一部带有WLAN的天翼手机酷派N900+发布,打开这部手机,首先搜索WLAN,在没有WLAN的情况下再搜索CDMA2000(电信的3G网络)。

  “WLAN通过热点连接不会占用3G带宽,这样如果热点足够多,即使大规模的人同时使用3G网络,也不必担心拥堵。”中国电信新闻处人士告诉记者,“正是基于这种设计,中国电信在上网计费上采用的是以时长来计算,而非流量。”除了时长计费方式外,其价格战还体现在语音资费上实行“漫游接听免费”、“长途一费制”。

  中国电信天翼公司的一位高级技术经理称,“你可以通俗地说,谁的价格便宜说明谁的网络质量好,因为它经得起大规模的应用,比如中移动的GSM网络资费最低,因为它的网络最好。”这种说法的根据是技术常识:有线网络是无限的,而无线网络却是有限的。3G之于2G只是国道变身高速公路。

  但是,领跑价格战的中国电信,也不见得已经取得了短暂的胜利。截至目前,中国电信始终没有公布到底有多少人使用了该公司的 CD-MA2000。这家公司仅仅公布了今年其移动用户数为380万左右。有中电信内部人士透露,目前3G用户不足20万。该集团新闻处人士拒绝对此数据作评。

9 7 3 1 2 3 4 8 :

本文来源:经济观察报 作者:闫薇

声明
声明:本站所发表的文章、评论及图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Email:support@txwb.com,系统开号,技术支持,服务联系微信:_WX_1_本站所有有注明来源为天下网吧或天下网吧论坛的原创作品,各位转载时请注明来源链接!
天下网吧·网吧天下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