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网吧 >> 网吧系统 >> 系统动态 >> 正文

央视《面对面》深度专访:董明珠是怎样炼成的

2016-12-19不详佚名

12月15日,在北京举行的中国制造高峰论坛上,董明珠个人联合大连万达集团等4家国内知名企业,与新能源企业珠海银隆签署增资协议,共同出资,入股这家新能源企业。这本是一次普通的企业行为,但因为董明珠的个人参与,变得沸沸扬扬。不管对这次收购的市场评价如何,今年以来一直热点不断的董明珠,又一次给自身的热度加了把火。

董明珠与珠海银隆,并不是第一次成为热点。11月16日,格力电器收购银隆方案确认宣告失败,媒体评论,董明珠造车梦碎。而在此之后的没几天,格力集团的主管部门珠海市国资委,发出了一则人事任免通知,通告显示,董明珠已于今年10月下旬被免除了在格力集团的董事长职务,此后仅担任格力集团的子公司,也是其主力业务之一“格力电器”的董事长、总裁及法人代表。就是这次任免,引起了业内及媒体的大量猜测。

央视《面对面》深度专访:董明珠是怎样炼成的

记者:外界有很多猜测,珠海市国资委对格力集团,当时下发的这个通知,任免通知,用的是免去这两个字,但是格力电器对外的回应,是您主动申请辞去,一个主动,一个被动,您觉得这里面,表述方面有什么不一样?

董明珠:当然你如果从两个字面来表述,好像是会有问题,但对我的理解是一样的,因为总之,你是辞也好,免也好,你都不再任那个职务,所以我并不在乎它。

就在董明珠被免去格力集团董事长、总裁以及格力电器投资珠海银隆被股东大会否决之后不久,作为子公司格力电器的董事长、总裁,董明珠又做出一项几乎超出所有人想象的决定:格力电器员工每人每月统一加薪1000元,安装工每安装一台空调多加100元。这项决定更是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的波澜。

记者:有人说你是在赌气,因为免了我了,所以我就加薪。

董明珠:如果赌气,我的利润就会下滑,我加工资,我的利润,并没有受到任何影响,所以我觉得很多人,他是站在他的角度,因为这1000块钱加了,对他们确实压力很大,其他企业必须加。

记者:您是想给行业立一个标杆,说这就是应该员工体现出来的价值?

央视《面对面》深度专访:董明珠是怎样炼成的

董明珠:对,像我们国家,都有最低工资标准,我这次加1000块钱人民币,我认为我是提高了一个最低工资标准,我一定让格力的人走出去,他觉得我是格力人,他有一种自豪。

记者:不仅我这样做,别人也这样做。

董明珠:对。

记者:您希望别人也这样做?

董明珠:对,我希望他们这样做。

记者:如果别人不这样做?

董明珠:不这样做,我也没办法。但是我一直在这个行业里,我觉得一定要树立一个标杆,包括前期给安装工加100块钱,大家也觉得,你为什么给安装工加100块钱。你看看国外,国外安装一台空调的价格,跟买一台设备的价格是一样的,我们才多少钱,而且是高空作业,多困难,这个行业已经没有人去做了,他宁可在互联网上,在所谓的网吧,开一个店,躺在家里,一个月挣个1000块钱,也不要遭这个罪,什么叫劳动者光荣,我觉得就是缩小差距,就是应该用这种方法,来逐步缩小差距。

央视《面对面》深度专访:董明珠是怎样炼成的

董明珠,1954年出生于江苏南京一个普通人家,兄弟姊妹七人,她最小。她毕业于安徽省芜湖干部教育学院统计学专业,1975年在南京一家化工研究所做行政管理工作。儿子2岁时,丈夫病逝。1990年,董明珠辞去以前的工作,孤身一人来到珠海,并且加入格力的前身海利空调器厂,成为了一名业务销售员,那一年,董明珠36岁。

记者:当年36岁,孩子才那么一点,能走出来,为什么?

董明珠:一次偶然的机会,我从深圳到珠海,觉得珠海太美了,天然的那种美,我本来想歇脚,在那歇下了,结果到了海利,当时格力前身是海利,当时海利选择工作的时候,我觉得我不愿意安逸,我觉得是一次挑战的机会,太安逸惯了,所以我当时选择了销售。

记者:但是孩子才8岁?

董明珠:对。

记者:那得做取舍,因为那个时候,可能孩子是最需要陪伴的?

董明珠:因为我孩子在5岁之前,是在我手上长大的,无论是出差也好,到哪里也好,几乎没有离开过我。

记者:越是这样越舍不得?

央视《面对面》深度专访:董明珠是怎样炼成的

董明珠:是,但是我后来来了以后,因为选择这个职业,当时很简单,我当时在海利上班的时候每个月工资,大概200块钱左右,但是销售是提成的,所以当时那些后勤人员,一年大概也就是三四千块钱,但是我当年就可以拿十几万。

记者:是为了钱还是为了?

董明珠:不是纯粹为了钱,就是觉得那里环境好,但是后来因为选择的职业,它的收入又更高,你为什么不去挑战?

记者:可是以前并没有做销售的经历,你怎么知道,自己是行还是不行?

董明珠:就是因为不知道自己行不行,我可以去尝试。

记者:这就是你的性格?

董明珠:对,我就去尝试。

央视《面对面》深度专访:董明珠是怎样炼成的

1990年,整个沿海城市都激荡在市场经济萌发出的勃勃生机之中。36岁,许多人开始筹谋下半生的安逸,但对于董明珠来说,一切才刚刚开始。

董明珠:其实我是一个不爱挑刺的人,因为我从来没跟我妈妈,反过一句嘴,即使我妈妈说错了,我也不会对我妈妈高声。

记者:顺从,温顺。

董明珠:非常顺从我妈,其实我是一个不爱挑刺的人,好像你说董明珠讲的话,都觉得跟你的行为不相似,我觉得我挑刺,是因为我的责任,在这个位置上没办法。

一开始害怕、不知道怎么做的董明珠,在真正成为一名基层业务销售员后,显示出了巨大的能量。1992年,董明珠在安徽的销售额突破1600万元,占整个公司的1/8。随后,她被调往几乎没有一丝市场裂缝的南京,很快就签下了一张200万元的空调单子。不仅如此,一年内她个人销售额上蹿至

本文来源:不详 作者:佚名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声明
声明:本站所发表的文章、评论及图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文章侵犯了您的相关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支持!联系Email:support@txwb.com,系统开号,技术支持,服务联系QQ:1175525021本站所有有注明来源为天下网吧或天下网吧论坛的原创作品,各位转载时请注明来源链接!
天下网吧·网吧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