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网吧 >> 网吧天地 >> 网吧技术 >> 网吧软件 >> 正文

从张近东拆解转型看传统企业后发优势

2014-11-3牛华网牛华网
2014-11-03 15:27  牛华网    我要评论()字号:T|T

巅峰往往意味着见顶,触底则意味着反弹,互联网零售竞争进入深水区,比拼“互联网”之后是比拼“零售”,苏宁或可展现出后发优势。

从张近东拆解转型看传统企业后发优势

文/胡浩

说起来弘毅与苏宁,还算是患难之交,关键时刻真金白银一直力挺苏宁,够情够义。而张近东对于弘毅的年会,也是十分重视,时常释放关键信号。去年年会,张近东首次提出了苏宁“一体两翼”战略,而今年,他会抛出什么观点,让人关注。

2014年,对于苏宁来说是非常关键的一年。京东与阿里相继上市,无限风光。相比之下,苏宁则是静水深流,做的是油盐柴米的寻常工作。引发眼球的大多是“术”上的深耕,而非“道”上的标新立异。但是,无论是线下贴膜,还是物流的火箭哥营销,还是818电商节,以及门店REITs,都比较靠谱与接地气。

今天的会上,张近东也比较放松,别有闲情地给大家播放苏宁DIY的微电影苏宁盒子,还敢于拿外界戏称苏宁笨公司的文章自嘲,称苏宁就是笨公司。激烈竞争真的会倒逼创新。

然而,这场竞争再往下去,会怎么演变?

这一次,张近东更多地是解答这个问题。

张近东提出了传统零售的全价值链互联网化的概念。张近东从来不承认自己是电商,电商是京东、阿里,他固执地认为苏宁是互联网零售商。这有他的理由,过去的苏宁是线下的零售商,而京东、阿里等是线上的零售商,都不代表未来,“线上加线下=?”。那就是张近东提出的互联网零售商。而现在的竞争的态势的确也是,苏宁往线上走,电商往线下走,大家都向互联网零售商进化,填补空白。苏宁上线会遇到挑战,电商下线也会遇到挑战。互联网企业随着竞争,越往线下发展,越会遇到自己的盲区。“笨”的苏宁、“重”的苏宁,相比“轻”的、“浮”的互联网企业,有自己的劣势,但在对零售的把握上则有自己的优势。

回看电商与店商之争:先是电商衔玉而生,虚焰烈火,大有彻底颠覆店商之势;然后是店商狡猾不堪,调整心态之后绝地反击;再下来则是颠覆与反颠覆,双方肉博,胶着……而厮杀中有一条路径筚路蓝缕,明晰起来,即:二者其实可能从对立,到融合,直至浑然一体。消费者要的是综合了人类现有思想与技术而成的完整的服务,即如水银泄地似地无缝融入了最新的技术,同时又传承了过去一直都有服务理念,线上线下从对立变统一,直至浑然天成。

苏宁过去的积累,会成为差异化的竞争优势:一是全渠道、多场景布局;二是全流程融合;三是全背景互动;四是精准营销。前台的互联网化事关用户体验,而后台的互联网化不仅是体验的基础,更触及零售业的本质,即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而互联网技术的运用不仅为三流合一提供了技术基础,更为其社会化提供了无限想象空间。

新的服务标准,对所有的零售企业都将是一次严峻的考验,各家有各家所长,亦有各家的短板。谁能够进化,就是一种进步,这种进步不光是对苏宁单独的考验。京东、阿里,也会考验他们下网之后的生存能力,对新环境的适应,摸索与基因再造。张近东所言“传统企业掌握了技术,互联网企业掌握了行业本质”,所以他有他的底气,最激烈的竞争,带来了张近东最激烈的反弹。于是,我们基本能理解张近东了,互联网企业享受了先发优势,享受了大家对新技术追捧的红利;而当新技术慢慢不新,成了标配之后,传统企业的后发优势又出来了,鹿死谁手,尚不明朗。

弘毅年会的主题很有意思“新常态下的非常机会”,这恰恰印证了张近东的思考:新常态就是互联网正像阳光和空气一样,成为经营环境中必不可少的元素;非常机会就是苏宁这样的传统企业积累起来的每一项资源、每一项能力都有可能借助互联网技术打开更广阔的市场,并开放给社会共享。

2014年,阿里完成了美国史上最大规模的IPO,京东多年苦熬也终于上市,二者都达到了阶段性的巅峰。但是,巅峰往往意味着见顶,触底则意味着反弹,苏宁正在顽强地按自己的思路去行动。

张近东的讲话,对苏宁来说还是加分的,自信者不慌乱,坚韧者能自恃,有方向者知道自己行走在哪一个阶段。张近东显然在向公众表达,一切尽在掌握。

本文来源:牛华网 作者:牛华网

声明
声明:本站所发表的文章、评论及图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Email:support@txwb.com,系统开号,技术支持,服务联系微信:_WX_1_本站所有有注明来源为天下网吧或天下网吧论坛的原创作品,各位转载时请注明来源链接!
天下网吧·网吧天下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