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网吧 >> 网吧天地 >> 网吧行业 >> 网络追踪 >> 正文

中国互联网重大死亡名录TOP10

2013-8-12i黑马韦物主义
:中国互联网重大死亡名录TOP10

【导读】他们曾经在中国互联网呼风唤雨,现在已经消声觅迹;他们曾经被看作是时代的颠覆者,现在却被时代远远抛弃。那些本有机会崛起的潜力者,却又如何消亡了?就让我们一起来直面那些中国互联网产业中的重大死亡,以史为鉴。

10.中华网

中华网作为中国首家赴美上市网企,已于美国时间2011年10月5日申请破产保护。

中华网作为第一只打着中国概念的互联网股票登陆纳斯达克,其股标代码就是China,在中国互联概念,以及域名的炒作推动下,中华网迅速成为资本市场的宠儿,市值一路飙升。可惜,中华网这个靠概念炒作起来的公司空虚无物,只有靠收购来扩展自己的业务,在经营时却毛病重重,甚至连一个邮箱产品都做不好。

“当潮水褪去,你总会知道谁在裸泳”

2011年十月份,在中华网提交破产申请之前,中华网最后一笔成交价为0.4374美元,而在2000年顶峰时期,每股220美元,二者相差了500倍。其实从始至终,中华网最值钱的只是域名而已。

死亡关键因素:一家靠概念包装起来,空无一物的公司

遗憾指数:★

9.PPG

很多人应该还记得,吴彦祖用他那帅气的笑容向我们推荐PPG的各种服装,当时的PPG广告简直可以用铺天盖地来形容。PPG成立于2005年10月,是我国最早的服装网络直销公司之一,产品依靠OEM代工,销售依靠呼叫中心与电子商务,在2007年更是获得了年度最佳商业模式奖。在当时,恐怕没人想到,被誉为“服装界戴尔”的PPG会在两年后面临被法院冻结银行存款并搬走剩余物资的窘境。

PPG的失败原因,从模式上看是过分重视广告,给财政危机埋下伏笔;过分轻视产品链,为供应管理所困。但是真正弄死PPG的,是其创始人李亮,李亮在PPG遇到财务危机时,选择的不是与公司同进退,而居然是携款潜逃国外,看来风投们不断强调创始人人品,是有道理的。

现在有一家公司和PPG很像,叫做凡客。

死亡关键因素:过度注重营销,而轻产品;创始人不靠谱

遗憾指数:★☆

8.爱日租

今年以来,中国短租市场被普遍看好,蚂蚁、小猪一季度都宣布融资一千万美元,途家两轮共计4亿元人民币,程途网A轮融资也已在进行中,但中国短租鼻祖爱日租网却在今年7月份正式宣布死亡。

为什么在产业开始腾飞的时候,作为行业先驱的爱日租却突然死亡,必然是因为内部原因。爱日租其实并非我们理解的“创业公司”,管理团队并不持股,而是德国Samwer兄弟旗下的风投+孵化机构“RocketInternet”作为公司持有人。其内部员工都称呼Samwer为“老板”。而其设立爱日租的目的是希望通过快速抢占市场打造行业品牌然后需求出售并获利。

说白了,爱日租是一家被境外资方控制,并且希望做出市场份额之后迅速出手套现的公司,这种公司在中国互联网是没有活下去的理由的。

死亡关键因素:外资实际操控公司;资方快速套现心理

遗憾指数:★★

7.亿唐

1999年,刚刚获得哈佛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学位的唐海松创建亿唐公司,并很快搭起一个了由5个哈佛MBA和2个芝加哥大学MBA组成的“梦幻团队”。凭借诱人的创业方案,他从两家著名美国投资商DFG、SevinRosen手中拿到两期共5000万美元融资。但是,中国互联网从来都不是爱做梦的MBA们的天下。

当时唐海松在创业方案所描述的商业理想是:亿唐网不仅是一个网站,更是一个辐射网上网下的强大品牌,它为被称为“明黄色一代”的18-35岁之间的年轻人提供各种网上服务和网下的生活用户,是“通往中产阶级的一道门”。

亿唐这种大而虚化的思维,没有任何落地性,最终让亿唐网内容贪大求全,毫无特色,而亿唐幻想的O2O业务,时至今日都很难有好的解决方案,而亿唐的MBA“梦幻创始团”却希望用自己的商业幻想超越时代。

死亡关键因素:创始团队没有实战经验,商业模式完全不接地气。

遗憾指数:★★☆

6.博客中国

博客中国上线于2002年11月18日,创始人方兴东被誉为“中国博客之父”。博客中国曾经被看作是Web2.0时代中国最有发展前景的网站之一,2004年获得陈天桥和软银赛富羊东50万美元天使投资,2005年又获得诸多著名风投机构1000万美元的投资。博客中国成立之后的三年,每个月都保持着30%的惊人增长——博客中国似乎在告知整个互联网“博客时代”的来临,可惜,最终“博客时代”来临了,但并不是属于博客中国的时代。

博客中国缺乏一个好舵手,中国的互联网江湖从来都是强人政治,每个成功的互联网公司后面都伫立着一个“传说中的名字”,可是,博客中国创始人方兴东只是一个文艺青年,这个爱写诗的清华博士,并不适应这个“专注极致口碑快”的竞技场。方兴东没有商业嗅觉,不懂如何赚钱,花钱却大手大脚,最终造成了博客中国的资金链断裂,而在公司面临危机时,他也没有表现出一个创始人的魄力,最终失去了博客中国的控制权。

而后,2006年末起,新浪、网易等互联网巨头纷纷推出自己的博客服务,“博客时代”的果实最终还是落入巨头们手中。

死亡关键因素:创始人羸弱;巨头夹击

遗憾指数:★★☆

5.3721

曾经的3721还是能与百度分庭抗礼的搜索工具,而现在,3721这个已经停止运营的实名搜索产品,甚至已经成为了周鸿祎的耻辱柱。

3721的失败,淋漓尽致的体现了互联网公司的两种“不可为”:

一、为了利益而牺牲用户体验

3721被称为流氓软件,强制让用户使用,体验十分糟糕。周鸿祎当初的自作聪明让他一辈子都背负了“流氓软件之父”的恶名,看来有的错是真的不能犯的,特别是触犯公众的事。

二、与国外互联网巨头联合。

周鸿祎开始愿意把3721卖给雅虎也是希望利用雅虎的资源让3721更上一层楼,可惜入主中国雅虎的周鸿祎发现自己所有的操作都举步维艰,雅虎的董事们,明明不了解中国的情况,却对业务指手画脚,让周鸿祎不能放开手发展“中国特色的雅虎”,最终他只有出走。

死亡关键因素:为了利益而牺牲用户体验;希望借别人的平台实现自己的产品

遗憾

本文来源:i黑马 作者:韦物主义

声明
声明:本站所发表的文章、评论及图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Email:support@txwb.com,系统开号,技术支持,服务联系微信:_WX_1_本站所有有注明来源为天下网吧或天下网吧论坛的原创作品,各位转载时请注明来源链接!
天下网吧·网吧天下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