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网吧 >> 网吧天地 >> 网吧行业 >> 网络追踪 >> 正文

谷歌变得越来越“好看”

2013-1-27搜狐数码Eskimo
:谷歌变得越来越“好看”

拉里·佩奇在2011年接任谷歌CEO之后,一件奇怪但意味深长的事件立刻开始在这家公司里发生:设计好看的应用。

谷歌可不是以好设计出名的。在此之前,他们会把重点放在网站链接41种不同蓝色阴影效果这种微不足道的细节上,而不会信任自己的设计师来执掌全局。“设计理念的死活全由数据决定”,这也在2009年逼走了谷歌首位视觉设计师Douglas Bowman。

可是在最近,所有人都看到了谷歌应用上的精心设计——特别是在iOS,这个不属于谷歌的平台上。Google+,YouTube,Gmail和地图的设计精美且彼此呼应——这和谷歌之前的成果、甚至苹果愈显老旧的产品形成了鲜明对比。

科技网站The Verge日前深入到谷歌总部,想要探访这位引导了全新设计方向的人,但奇怪的是,这个人并不存在,谷歌没有Jony Ive这样的人物存在,也没有“总设计师”这个职位。相反的,谷歌应用的改头换面是一支小型设计师团队的努力成果。

肯尼迪计划起飞

佩奇上任后的第一项指令非常明确,那就是重新设计所有的谷歌产品。谷歌搜索首席设计师Jon Wiley回忆道,他们只有两个月的时间让谷歌焕然一新,团队于是便开始全面思考如何把谷歌当作一个整体。

这并非谷歌的设计师首次试图统一多款产品间的设计语言,但却是最成功的一次。之前的设计师没有足够的权力,也没有一致的方向。

在此之前,谷歌的平台上并没有统一的设计语言这回事。虽然大家都希望做出漂亮的应用,但优先级却并不相同。“一场全公司范围的设计改革,需要CEO的远见,”Wiley说,“只有他才可以汇集全公司来实现这个。”肯尼迪计划因此应运而生。

2011年6月末,佩奇接任CEO才过去3个月,谷歌就推出了全新的搜索、地图、Gmail和日历。又过了一年半,公司迅速发布了Google Now,一款肯尼迪计划下的新产物,还有iOS平台上一系列惊艳的应用,比如Google+、YouTube Capture、Chrome和地图——尽管存在一些不同,但都遵循了原始设计。

“谷歌正在经历一场设计革命。”Android用户体验高级总监Matias Duarte这样说道。

设计委员会

谷歌没有总设计师,或者单个的设计主脑。虽然如此,但公司却拥有一整个连贯的过程,用来在多个团队和平台上铺陈出统一的设计理念。

如我们今天所见,这个理念侧重于细化、白色空间、干净、弹性、实用性、还有最重要的简易性。

这样的成果可不是通过办公室之间常规的合作所达成的。为了助其成为现实,一个名为Google UXA的设计师小团队从肯尼迪计划当中诞生。他们主要负责“设计和开发一个真正的UI构架,把谷歌应用改造成魅力、成熟、合适和连贯的平台”,并注重于保持所有谷歌产品之间设计理念的一致性。

未来:Google Now

Google Now的开发是谷歌设计过程的另一个例子。谷歌的团队需要把众多不同的谷歌功能结合到一个界面中,而这个界面还必须让人觉得是Android的自然延展,不能丢掉谷歌任何的特点。为了做到这一点,Android团队也遵循了肯尼迪计划的相同过程:在整个公司范围内进行合作。

Duarte提到:“我们和搜索团队进行了非常紧密的合作,因为他们当时建立了Google Now的大部分内容——知识部分。我们还和伦敦的Android团队合作开发了语音部分。”

他还强调了排版的重要性:“大量使用白色空间、而非大量的人造、表面式的区块。我们指望着大胆的排版、白色空间和大图像来给出重点、特性和层次。”这是谷歌的新面貌,且可能会很快进入其移动产品当中。

Google Now的设计会最终进入Android吗?非常有可能。Duarte表示目前的Android还不是他希望的样子:“我个人觉得,在一致性、响应度和完美程度上,我现在只走了三分之一的路。”他说,Holo——也就是Android的设计指引——的灵活性足以处理Google Now的设计线索。由于Holo代表着“不强迫所有人的所看和所感都一样”,它同时也解释了为什么Android中较少的设计一致性,还有为什么这一点会很快可能就被改变。

但就在我们等着看剩余的Android是否会承接Google Now的外观和感觉,谷歌的iOS应用已经在这么做了。

设计 & 分配

Google Now的卡片,再加上肯尼迪计划的原始理念排布,设定了我们在2012年看到了几乎所有重新设计的基调——现代的内容边框把从前笨拙的下坠阴影换成了干净的线条,生动的颜色组合,还有Helvetica Neue(iOS)和Roboto(Android)这样高度易读的字体。卡片是Google Now中最显而易见的元素,这也启发了iOS中从知识图谱搜索结果、Google+档案、再到谷歌地图的界面。

Wiley表示,谷歌大概会“开发出一个数字环境”,而非“制作代表有形物体界面元素的设计趋势”。它介于苹果的拟物和微软的Metro之间。

最大的挑战在于设计出一个能够在所有平台下工作的界面,感觉上还都像是原生。Gmail首席设计师Jason Cornwell说道:“我们的目标不是让Gmail在网页、Android和iOS上看起来一个样,而是采用每个平台的独特元素,再把它和Gmail的总体概念方向相结合。”

iOS版谷歌地图上包含了许多肯尼迪、Google Now和Google.com的元素——卡片、白色、分隔不同UI元素的柔软阴影。许多人都认为iOS版地图比Android版还要好。但谷歌地图首席设计师Darren Delaye认为,两款平台上应用就像硬币的正反面,是谷歌在不同方面上的反映。

最近发布的iOS谷歌地图是对佩奇理念的最完整诠释:一个简单、实用和赏心悦目的设计。它体现了谷歌的新风潮:跨越平台、团队和应用的合作。

谷歌设计大事记

2011

4月4日 - 肯尼迪项目启动

6月28日 - Google.com搜索

6月28日 - Google+网页版

6月28日 - 谷歌地图网页版

6月30日 - Gmail网页版

6月30日 - 谷歌日历网页版

10月3日 - 谷歌文档网页版

11月2日 - Gmail iOS 1.0

2012

6月28日 - iOS版Chr

本文来源:搜狐数码 作者:Eskimo

声明
声明:本站所发表的文章、评论及图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Email:support@txwb.com,系统开号,技术支持,服务联系微信:_WX_1_本站所有有注明来源为天下网吧或天下网吧论坛的原创作品,各位转载时请注明来源链接!
天下网吧·网吧天下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