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网吧 >> 网吧天地 >> 网吧行业 >> 网络追踪 >> 正文

局外人林肯如何拯救美国

[导读]《经济学人》刊载文章,通过领导和管理学界对亚伯拉罕·林肯的态度,阐释了究竟内部还是外部人士能更好地管理公司。文章指出,如果公司陷入危机,就应该寻找一名外部人士。

林肯与领导能力:内部还是外部人士更能管好公司?

领导者是公司运作的枢纽(腾讯科技配图)

腾讯科技讯(童云)北京时间12月2日消息,《经济学人》网络版近日刊载文章,通过领导和管理学界对亚伯拉罕·林肯(Abraham Lincoln)的态度,阐释了究竟是内部人士还是外部人士才能成为更好的公司管理者的问题。文章指出,如果公司进展良好,那么最好是不要起用外部人士担任管理者;而如果公司陷入危机或行业面临重塑,那么就应该寻找一名外部人士。

以下是这篇文章的全文:

在1860年5月份,美国共和党全国代表大会(Republican National Convention)在芝加哥召开了一次会议,当时整个国家都正在对抗自美国大革命以来最严重的一场危机。这场会议旨在选出一名总统候选人——或者不如说是要选出总统,因为当时民主党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在那时,候选人包括两位美国最有经验的政治家——威廉·西华德(William Seward)和萨尔蒙·蔡斯(Salmon Chase)——但共和党代表们偏偏将赌注押在了另一个人身上,这个人做过一届国会众议院议员,却未能为其故乡伊利诺斯州赢得一个参议院席位,而且还患有严重的抑郁症。

今天,亚伯拉罕·林肯(Abraham Lincoln)经常都会出现在历史学家所列出的名单上,被誉为美国最伟大的总统之一。但他之所以变得如此伟大,有部分原因要归结于一个事实,那就是当时他是一个“局外人”,任何通达事理的人都原本不会愿意把赌注押在他身上。他作出了一系列大胆的举动——比如说派遣船只为萨姆特堡提供补给,从而迫使南方打响了南北战争的第一枪——而这些举动可能是那些更有经验的总统候选人竞争对手所不会去做的。而且,他还发表了一系列演讲,这些演讲对这个国家作出了定义,这是当时其他任何人都无法做到的。

领导和管理行业已经将林肯这位大人物捧上神坛,这并不令人感到惊异。唐纳德·菲利普斯(Donald Phillips)就曾发表过题为《林肯论领导能力》(Lincoln on Leadership)的研究著作,副标题是《艰难时期的执行战略》(Executive Strategies for Tough Times)。同样不会令人感到惊讶的是,斯蒂芬·斯皮尔伯格(Steven Spielberg,著名导演)的电影《林肯》(Lincoln)也正在宣扬“从林肯那里学习经验”的贸易。公司高管们再一次开始对着镜子练习葛底斯堡演说(林肯在1863年所做的著名演说),阅读桃莉丝·基恩丝·古德温(Doris Kearns Goodwin)的著作《对手团队:政治天才林肯》(Team of Rivals: The Political Genius of Abraham Lincoln),这本书给了斯皮尔伯格以执导《林肯》的灵感。

在这些行为中,大多数都是无聊之举。菲利普斯利用林肯来证明老生常谈的“万能药”,比如说“走动式管理”(management by wandering around,指高阶主管利用时间经常抽空前往各个办公室走动,以获得更丰富、更直接的员工工作问题,并及时了解所属员工工作困境的一种策略)的优点(林肯会花费大量时间才战场上四处走动)等。古德温有关“对手团队”的建议则将导致一般的公司遭遇“浩劫”。任何想要模仿斯皮尔伯格电影中的“林肯”,咆哮狂喊着他“身披力量无穷的外袍”的公司高管都会在不久以后发现自己失业了。“卓越的天才不屑走旁人走过的路”,林肯曾这样说过,这就意味着人们能从他的例子中学到的东西是很有限的。

不过,并非所有的“林肯学”都是痴人说梦。在哈佛商学院组织行为学助理教授古塔姆·穆昆达(Gautam Mukunda)的新书《不可或缺之人》(Indispensable)中,他把林肯作为现代管理学中最活跃的争论之一——到底是内部人士还是外部人士才能成为更好的管理者——的一个范例。在金融危机以前,业界一直都强烈支持内部人士;但是,这种观点正在发生转变,其部分原因在于有如此之多的内部人士都搞砸了,另一部分原因则是公司正在四处寻找一条能再次“点燃”增长的道路。

在一份对2500家公司进行研究而得出结论的年度报告中,顾问咨询公司博斯(Booz & Company)计算得出,由外部人士担任公司首席执行官的比例已经从2007年的14%上升至2011年的22%;在欧洲,这一比例从14%上升至31%。在11月26日,英国刚刚打破惯例,任命加拿大央行行长马克·卡尔尼(Mark Carney)为英国央行行长。

何者为善

穆昆达将领导者划分为两个类别,分别是“已被过滤者”和“未被过滤者”。所谓的“已被过滤者”是“已知量”,指的是那些经过了一系列测试的内部人士,这些测试旨在揭示他们的优势和劣势。与此相比,“未被过滤者”则是待解“谜团”,指的是象林肯这样的“局外人”,这些人从来都没有经历过要职的洗礼;或是像温斯顿·丘吉尔(Winston Churchill)这样原本不受欢迎的内部人士;又或是像卡尔尼这种“移植者”,在他国的组织中名声远扬。“已被过滤”的领导者倾向于大同小异:在最后的候选人名单上,换一个内部人士来做领导者可能也会做到一样好。与此相比,“未被过滤”的领导者则可能截然不同:有些时候会成为像林肯或丘吉尔那样更好的领导者,但更经常发生的情况是不如内部人士。

从哈佛商学院的“马厩”中还奔出了另一匹“骏马”,那就是威廉·桑代克(William Thorndike)最近出版的著作《局外人》(The Outsiders),这本书增强了穆昆达有关“未被过滤”的领导者有可能更具优势的观点。桑代克对八名公司管理者进行了研究,这些管理者在从业生涯中曾领导其麾下公司取得至少二十次超越标普指数平均值的表现;结果发现,这八名管理者都是外部人士,给他们各自所在的行业带来了新的观念。《华盛顿邮报》前掌门人凯瑟琳·格雷厄姆(Katharine Graham)是一名寡妇,曾在多年时间里都没有正式工作;通用动力公司首席执行官比尔·安德斯(Bill Anders)曾是一名宇航员;在接手一度陷入困境的美国广播公司(Capital Cities/ABC)以前,汤姆·墨菲(Tom Murphy)从未在媒体行业中供职;而伯克希尔哈撒韦董事长沃伦·巴菲特(Warren Buffet)不愧是“股神”沃伦·巴菲特(注:巴菲特对这三家公司的投资都已成为经典案例)。

但是,在每一位外部人士的成功故事背后,都有着十几位外部人士惨败的教训:惠普的卡莉·菲奥莉娜(Carly Fiorina)、苹果的约翰·斯卡利(John Sculley)、家得宝的鲍勃·纳德利(Bob Nardelli)。施乐的理查德·托曼(Richard Thoman)和安然的杰夫·斯基林(Jeff Skilling)都可作为例证。阿尔·邓洛普(Al Dunlap)曾多次跳槽,每到一处就采取裁员措施来在短时间内提高公司盈利,直到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强迫他抛下手中的“链锯”为止。博斯公司指出,在2009年到2011年之间,有34.9%的外部人士管理者遭到解聘,而内部人士则仅为18.5%。

这说明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如果你正哼着小曲,在“路况良好”的大道上阔步前进的话,那么最好是不要起用外部人士担任管理者。与从好到更好相比,从好到坏要容易得多。但如果你不再“哼小曲”——也就是如果你的公司陷入了危机,比如说像当年的通用汽车那样;或是你所在的行业正在重塑,比如说电信行业等——时,那么就应该寻找一名外部人士。标准的作法是,从另一个组织中选择一位明星人物,但这种作法经常都会变成“哑弹”。另一种可选的方法则是任命一位“半内部半外部人士”,比如说已经从公司离职去做其他事情的成功人士。托尼·豪尔(Tony Hall)就是这种成功人士的代表者之一,他刚刚被任命为BBC总裁,其前任在这个岗位上仅仅呆了45天时间。豪尔曾是BBC的一员,随后从公司离职,转而负责运营英国皇家歌剧院(Royal Opera House)。另一种选择则是先挑选一个人出任某个高级岗位,然后再决定是否让其担任最高领导者。

穆昆达指出,在决定是否由某人担任公司的最高管理者时,不应该依靠正式的面谈来作为判断依据,而是应该听听候选人同事的非正式说法。公司倾向于押注在内部人士身上的原因不是他们可能“身披力量无穷的外袍”,而是由于它们知道这些内部人士只穿一条内裤时的真实面目是怎样的。

本文来源:腾讯科技 作者:腾讯科技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声明
声明:本站所发表的文章、评论及图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Email:support@txwb.com,系统开号,技术支持,服务联系微信:_WX_1_本站所有有注明来源为天下网吧或天下网吧论坛的原创作品,各位转载时请注明来源链接!
天下网吧·网吧天下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