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网吧 >> 网吧天地 >> 网吧行业 >> 网络追踪 >> 正文

甲骨文碰撞冰山:并购Sun进退两难

  本土化推进:渠道乱象

  甲骨文将其在亚洲市场的失败原因归结于大多数客户没有投资业务管理软件项目。而实际上,在亚太地区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中国市场上,软件业竞争日趋激烈,本土厂商逐渐成长,甲骨文在中国市场上想要一展宏图,也需要再付出更多的努力。

  作为最早在中国建立外商独资企业的全球软件厂商之一,甲骨文在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就已经开始在中国拓荒。几年后,甲骨文在中国市场上几乎占领了大半个江山,在数据库软件方面的市场占有率一度达到80%~90%。但是,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甲骨文原来市场领导者的地位逐渐削弱。在ERP市场上,SAP虎视眈眈;在数据库市场上,微软、IBM、Sybase等对手也在围追堵截。金蝶、用友等国内企业的逐渐壮大,也在挑战甲骨文的本土化策略。

  事实上,甲骨文中国公司,曾经经历过严重的人事动荡和本土化战略的缺失。曾经任甲骨文中国公司大中华区区域董事总经理的陆纯初,也是当年的风云人物,但是和甲骨文联系在一起,令人更多联想到的,却是“内讧”这个词语。在2004年前后一年时间里,甲骨文曾有十几位中国高管相继离职。当时陆纯初的渠道政策,也为了转移风险,而大大降低了渠道商的利润。

  在陆纯初离开之后,甲骨文改变了策略,转而加强与合作伙伴、客户间的关系。甲骨文中国公司推出了加速计划,对中小型企业提供针对特定行业的解决方案,并大力扶持合作伙伴加入。并且,甲骨文还开设了多家甲骨文合作伙伴解决方案中心,帮助合作伙伴开发基于Oracle应用产品的解决方案。然而,国际金融危机的来临,却仍然使中小渠道商们面临利润微薄的局面。“要从甲骨文那里获利,真是太难了。”有一位渠道商私下向记者抱怨。问起具体原因,他也非常茫然。为了在压力下维持利润,甲骨文对渠道采取严格的管制措施并不奇怪,中小渠道商们会讲出怨言就很自然了。

  甲骨文想要做新的IBM,但是Sun+Oracle就能战胜IBM吗?即使通过了欧盟的审查,这两家公司之间的整合也势必要经过很长的一段时间。要想整体吞掉Sun这个大家伙,甲骨文还要小心患上“消化不良”。更何况,还有软件经营收入的削减、亚太市场的低迷,意欲打造新帝国的甲骨文,正如一艘巨艇昂首欲行,但是挡在它面前的三座冰山,却已经早早地在水面上浮出尖角。对这一点,尽管甲骨文的英文名Oracle意为“神谕”,它也无法早早预料自己的未来吧。

9 7 3 1 2 3 4 4 8 :

本文来源:中国计算机报 作者:杨杰

声明
声明:本站所发表的文章、评论及图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Email:support@txwb.com,系统开号,技术支持,服务联系微信:_WX_1_本站所有有注明来源为天下网吧或天下网吧论坛的原创作品,各位转载时请注明来源链接!
天下网吧·网吧天下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