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网吧 >> 网吧天地 >> 网吧管理 >> 网吧政策 >> 正文

专家回应全面放开网吧审批:回归常识大势所趋

原标题:专家回应全面放开网吧审批:回归常识大势所趋

中国青年网北京11月27日电 (记者廖书曼)近日,一条《文化部等四部门联合印发通知:全面放开网吧审批》的消息引发网友关注。该消息称,文化部等部门将全面放开网吧审批,取消了上网服务场所的总量和布局要求以及计算机数量的限制。

新规定会对网吧分布和未来发展产生怎样的影响,学校、家长在这个过程中将面临怎样的新问题。中国青少年心理成长基地主任、北京军区总医院成瘾医学中心主任陶然指出:"管理孩子的最主要责任最终还是落在家长头上。"

苏州大学潘公侠教授对此与陶然持相同观点,但他同时也认为,互联网的公共上网服务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被公众严重误会和曲解。青少年的上网问题是一个综合社会问题,不是一个简单用行政管制或者其他行政手段能够一蹴而就解决的。

放开限制是回归常识也是大势所趋

此前,我国有关互联网营业场所的管理规定中,对网吧与学校的距离、营业环境等有严格规定。现在,网吧最低营业面积调整为不低于20平方米,计算机单机面积不低于2平方米,并且取消了与学校距离等布局要求。

"全面放开网吧审批,国家是从就业方面考虑的。"网吧行业属于服务业,大力发展服务业,使之能够吸纳更多人就业,陶然认为,放开网吧审批是促进就业与兼顾孩子健康上网之间的无奈选择。

网吧作为互联网公共上网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为公众提供一个上网通道、机会和平台的同时,也因其易沉迷等属性引发社会对青少年网瘾的关注。潘公侠并不赞同社会舆论对互联网公共上网服务行业长期以来的诟病。

"互联网公共上网服务的良好社会效应是我们应该看到的。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网吧的存在让很多本来因为经济状况、社会地位、客观境遇等条件限制不能接触互联网,接触外界的人,融入现代信息社会的发展过程。它的存在是必要的,也是有益的。"

潘公侠举出一个略显夸张的例子来说明青少年网瘾与互联网公共上网服务的关系。一些习惯不好的孩子,可能存在着小偷小摸的行为。但是并不能因此认为提供琳琅满目商品的商场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应该被整顿、关闭。

谈到公共互联网行业长期以来夹缝中求生存的现状,潘公侠说:"新政策是回归常识,也是大势所趋,让市场配置资源这样一个前提能够得到承认。这个行业的发展过程中必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去应对,但是不能把小概率事件扩大化。"

家长是孩子成长过程的第一责任人

2002年6月16日,发生在北京"蓝极速"网吧的纵火案导致25人死亡,其中一半是学生。由此,各大、中、小学校开展起了浩浩荡荡的"远离网吧"教育活动。2002年11月15日,《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开始实施,把未成年人禁入网吧作为工作重点。

但此次取消了上网服务场所的总量和布局要求以及计算机数量的限制,在实际上降低了网吧的准入门槛,陶然认为可能将导致网吧数量的增多,对未成年禁入网吧进一步带来管理上的困难。

"孩子们找出去玩儿的场所更方便、更容易了。对于家长和学校来说,加强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管理孩子,尤其是青春期的孩子,家长要盯紧孩子的业余时间。政策的平衡有时很难找,管孩子,还是靠家长。"

潘公侠也认为家长是孩子成长过程的第一责任人,学校、社会在孩子的成长中也承担责任,但是家长不能简单地因为孩子去了网吧,喜欢互联网就把自身责任弱化、淡化甚至推卸掉。

随着社会发展,互联网越来越常态化,青少年与互联网的关系会越来越密切,家长在这个过程中也需要对孩子正确的引导。

"家长需要反思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倾注了多少。一个孩子的成长需要得到方方面面的关爱。网瘾少年的家长、老师,应该一起齐心协力,做一个矫正和引导,而不应该把这个问题夸大为一个社会问题,更不应该因此否定互联网公共上网服务行业。"中国青少年心理成长基地主任、北京军区总医院成瘾医学中心主任陶然。中国青年网记者张炎良摄

未来网吧将有新的使命和结构跨界融合的产物

从1995年中国第一家网吧"3C+T"在上海成立,在近20年的时间里,网吧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全中国的大街小巷。

虽然近几年,伴随着个人电脑的普及,在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网吧的发展势头有所减缓。但是在中西部闭塞的小县城,网吧依旧给当地民众带来"睁眼看世界"的机会。

"单一形式的传统网吧的生存空间已经很小了。未来互联网上网服务将赋予一种新的使命和结构,有新的发展逻辑。"

潘公侠提到目前文化部大力推进混业经营、升级转型,"这个方向非常好,未来的网吧将是一个数字服务的集散地,是一个跨界融合的平台,是多种业态互为依托、互助发展的产物。"

潘公侠认为,单一传统的网吧已经基本上结束了自己的历史使命。

"这个行业不会消失,互联网给了大家一个非常公平的机会去看世界。在互联网发展过程中,我们的民众心态、社会集体意识,都有一个逐步优化、逐步提升、逐步打开格局的过程。"

"一些青少年对互联网有一个过度依恋,超乎常理的喜好,是需要校正的个人行为。大部分青少年面对网络,还是会理智地对待自己的成长经历和与互联网的关系。"潘公侠说,"看问题的格局打开了,我们就不会对青少年进网吧的现象谈虎色变了。"

原标题:

本文来源:中国江苏网 作者:中国江苏网

声明
声明:本站所发表的文章、评论及图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Email:support@txwb.com,系统开号,技术支持,服务联系微信:_WX_1_本站所有有注明来源为天下网吧或天下网吧论坛的原创作品,各位转载时请注明来源链接!
天下网吧·网吧天下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