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网吧 >> 网吧天地 >> 网吧管理 >> 网吧经营 >> 正文

开网吧,路在何方

2009-3-12天下网盟佚名
    带着“要想发、开网吧”的诱惑、隐着“电子海洛因”的“原罪”,世纪更替之际,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网吧”在我市诞生。“冲浪”8年多来,网吧犹如妖娆的女子,既让人迷恋,又遭人忌恨。网吧行业的发展则随着宏观经济的曲线、政策管理的变数、市场竞争的角逐起起伏伏。

  有人疑惑,现在家庭宽带上网都普及了,还有人上网吧?既然人们可以在家里喝咖啡,星巴克又为什么照样流行呢?网吧也一样!

  捕捉网吧新闻,记者在市文化部门了解到,一方面,全市502家正常营业的网吧全部安装了升级版“净网先锋”管理软件,将进一步解决网吧接纳未成年人、超时经营等违规行为监控难题;另一方面,我市已向省文化厅报送《常州市2008-2010年网吧总量布局规划方案》,一度停办的网吧经营执照有望限量开禁,网吧产业何去何从也有所反映。

  更多的信息是,网吧经营日趋艰难,破茧蝶化已经胎动……

  ●风光

  吴秋洪是常州市网吧行业协会的会长,也是我市最早涉足网吧生意的人士之一。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吴秋洪在家门口支起台球桌做生意,有时一天的收益相当于一名普通工人一个月的收入。不久,台球桌撑起的这片“热土”落入一名福建客商眼中,经协商,这位客商在台球桌旁安置了几台游戏机。“双重娱乐”一时吸引更多年轻人,尤其是游戏机前,常常是几个人玩,十几人围观。

  另一位福建客商、市网吧协会副会长林国仁说起了他的经历。1982年,他离开家乡从福州到江西做包工头,期间与一位常州知青结为挚友。1987年一场车祸让林国仁险些丧命,停工就医两年多。1990年,“重出江湖”的林国仁来到经济发达的常州,在朋友的帮助下,于戚墅堰区开起了台球室、游戏机房、歌舞厅。林国仁说,当年在常经营游戏机的福建人有10多个。而目前,我市网吧市场约有七分天下在上百名福建客商手中。

  整个90年代,电子游戏市场十分火爆,游戏机无论从外观还是技术逐渐从粗犷向精细、高端发展,并随着电脑的产生,红警、新际等电脑硬盘游戏风靡一时。

  1999年,即我市电信部门开通上网业务一年多后,游戏机房的老板开始接入网线,转而从事网吧。除了红警,年轻人突然发现了上网聊天的乐趣,还有神奇的网络世界。当时,网吧消费时价每小时高达8元左右,尝鲜者依然乐此不疲。上网人群除了大中专学生,还有企业白领,甚至老外,他们聊天、查资料、发E-mail各得其所。

  开一家网吧,无论规模如何,只要地理位置不是很差,往往数月就能出本。如此暴利,致使数百家网吧一窝蜂在闹市区、校门口以及新村里现身。

本文来源:天下网盟 作者:佚名

声明
声明:本站所发表的文章、评论及图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Email:support@txwb.com,系统开号,技术支持,服务联系微信:_WX_1_本站所有有注明来源为天下网吧或天下网吧论坛的原创作品,各位转载时请注明来源链接!
天下网吧·网吧天下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 阅读排行